处的时候,“以退为进”往往会是一个很好用的招数。 见到德庆皇帝的愤怒表现之后,赵俊臣就明白自己的手段奏效了,因为内廷与帝党官员的各种不足之处,德庆皇帝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离不开自己。 朱和堉对于朝廷与德庆皇帝而言,显然不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他使用了“以退为进”的手段之后,效果只是保全自身声望、顺便让德庆皇帝稍稍心软而已,但赵俊臣则是截然不同,足以让德庆皇帝临时乱了阵脚。 所以,别看德庆皇帝如今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最终必然是要让步的。 果然,德庆皇帝怒声训斥了赵俊臣几句之后,见到赵俊臣只是垂头不语,既没有当面反驳自己、也没有马上服软示弱,就这样静默不语许久,他的心中怒意愈盛,但语气却是稍稍软化了一些,又说道:“对于出海寻仙之事,朕的寄望甚高,把这件事情交由来你负责,乃是朕最为信任于你的缘故,你又岂能辜负朕的期望?当然,朕也知道,你近段时间的身体情况并不算好,身上的朝务也很繁重,但这件事情并不需要你事无巨细的负责,你只需要留在京城主持大局即可,这又能为你增加多少担子?” 见到德庆皇帝开始苦口婆心,赵俊臣则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终于是抬头道:“若是陛下您一定要让臣来负责此事的话,臣这里还有几个请求,还望陛下您一定要准许,否则臣只能请陛下您另择贤能了。” 德庆皇帝皱眉问道:“是什么请求?说来听听,朕自会决断。” 赵俊臣一边思索一边说道:“首先,臣希望出海寻仙之事可以尽量的低调行事,绝不能闹得人尽皆知,否则必然会引来朝野非议,若是那样的话,臣只怕是就要在朝野非议之中应顾不暇,也就没有精力去做实事了……依臣的的意思,这件事情咱们只做不说就好。” 对于赵俊臣而言,他希望造舰出海的事情可以尽量低调进行,担心朝野非议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不希望朝野各方势力太早发现官方走私的甜头、从自己这里分一杯羹。 德庆皇帝并没有猜到赵俊臣的小心思,却是直接点头道:“朝廷的禁海之政未变,这件事情自然是低调进行为好。” 赵俊臣接着说道:“其次,依照太子殿下的设想,各地藩王的势力这一次必然会是受到重创,他们用以敛财的‘八王船行’也肯定会被朝廷查封,据臣所知,这‘八王船行’一向是暗中经营着海外走私生意,拥有二十余艘可以远洋的大舰,还有数百名经验丰富的船手,臣希望陛下可以把‘八王船行’的船舰与水手尽数交给臣来处理。” 德庆皇帝还是点头答应,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拥有了这些船舰与水手,不仅是可以减少许多初期投入,出海寻仙的进度也可以加快许多,朕自是准了。” 赵俊臣又说道:“最后,就像是陛下所说,臣就算是负责出海寻仙之事,也只能留在京城中枢主持大局,不可能是事无巨细、处处皆管,最好是遣派一位可以信任、也拥有足够能力的官员,长期留于东南临海港口,负责出海寻仙的具体事宜……臣以为,大学士霍正源乃是最佳人选!” 关于这件事情,赵俊臣早就与霍正源沟通过了,霍正源的能力与心智也足以担当这般重任,眼下正好有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可以把霍正源安排过去,德庆皇帝也不会心生怀疑。 德庆皇帝沉吟片刻之后,问道:“霍正源的心思缜密,也与你关系紧密,倒是一个合适人选……但若是出海寻仙之事不宜宣扬的话,又要用何般理由把他安排过去比较合适?” 赵俊臣心中早有腹案,但还是表现出一副认真思索的模样,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