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重要事情,所以就继续向许庆彦讲诉自己的见解。 作为赵俊臣身边的亲近之人,许庆彦与张玉儿早就发现了,赵俊臣这个人不喜欢美食美酒,对于美色、珍宝也没有太多执念,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好为人师”,经常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 只听赵俊臣继续说道:“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心之辈推动舆论、制造流言,目的不外乎就是这两个,一是引导人们得出一个他们希望看到的结论,二是把某些概念根植于人们心中! 而我之所以说后者更为高明,是因为既有结论是可以推翻的,再不济也可以遮掩事实、又或者像是咱们所做的一般转移世人的注意力,但某些概念一旦是根植于人们心中,今后就很难推翻了,就像是思想上被打上了一个钢印一般! 与此同时,想要达成这两个目标,刻意的扭曲事实、制造恶意诽谤的谣言,皆只是等而下之的手段,而最巧妙的手段,还是设置先决条件、提供以偏概全的信息与统计、以及混肴因果关系这三种!” 听到这里,许庆彦与张玉儿皆是面现疑惑。 “设置先决条件、提供以偏概全的信息与统计、以及混肴因果关系?少爷,这些我都听不懂啊!” 许庆彦只觉得头昏脑涨,忍不住再次提出了疑问。 赵俊臣也知道自己所讲得内容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太过于高深了,于是就耐心解释道:“既然如此,咱们就举例子来方便你理解吧!先说设置先决条件,我且问你,大家都知道,清流们总是拘泥于各种道德标准、可谓是不接地气,而朝中几位权臣则是做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朝廷就应该更多重用权臣、完全摈弃眼高手低的清流,对于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许庆彦又是一愣,作为赵俊臣的心腹,他自然是看不上朝中那些清流,认为赵俊臣这样的权臣为国为民做了更多实事,但他心中毕竟还残有一些正常的是非观念,所以也无法认同朝廷应该彻底摈弃清流的观点。 于是,许庆彦稍稍犹豫一下,终于还是答道:“少爷,清流们虽然不中用,但若是让朝廷完全摈弃他们,似乎也有些不妥吧?……” 听到许庆彦的这般回答,赵俊臣却是笑了,道:“你看,这就是所谓的‘设置前提条件’,我刚才的询问,看似是想要与你讨论朝廷是否应该摈弃清流的问题,但实际上则是暗中设置了‘清流做事不如权臣’的前提条件,而你一旦是陷入这样的争论之中,就相当于默认了清流做事不如权臣,相关概念也会根植于心中……但实际上呢?历史上能办实事的清流官员可不少,办不了实事的权臣也同样不少!” 见到许庆彦与张玉儿皆是恍然大悟,赵俊臣继续说道:“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说,汉人的数量太多,也吃了太多粮食,所以每年都要焚林开荒、破坏了少数民族的居住环节,所以我们是否应该停止焚林开荒、为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留出生存空间?一旦是陷入了这样的争论,就相当于默认了汉人的吃穿问题就是损人利己的原罪! 又譬如说,我们都知道吃海鲜对身体不好,会让人出现痛风等症状,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停止吃海鲜?你看,一旦是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也就相当于默认了吃海鲜不好的概念,实际上很多人吃海鲜反而是有益于身体健康! 而这些例子,就是使用了暗中设置前提条件的手段,这些前提条件会把某些错误概念深深植入人们的心里,足以在未来影响许多事情!” 顿了顿后,赵俊臣继续说道:“再说‘提供以偏概全的信息与统计’,还是举例子让你们了解……譬如说,我们都知道内廷与厂卫的存在是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