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起来,想要阻拦对方离开贡院、制止他们的抗议之事……。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一部分贡生打算冲破阻拦、前来秦淮河南岸的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另一部分贡生则是拼命拦截,这样一来,冲突自然也就发生了!” 听到吕德的解释之后,霍正源又仔细观察了河对岸的局势,点评道:“双方倒是势均力敌。” 吕德再次解释道:“应天书院不仅是朝廷南北两大贡院之一,更还是天下四大书院之首,一向是金字招牌、招生严格,而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偏袒豪族子弟的做法也不过是持续了半年多时间,所以应天书院的学子之中,目前依然还是真才实学者居多,但那些凭借家族财势进入应天书院的豪族子弟人数虽少,但他们身边却拥有大量的亲随与护卫,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僵持局面……在这般僵持局面之下,冲突乱象自然是越来越大,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会是越来越大。” 顿了顿后,吕德又说道:“不过,只需再等一会儿,这般僵持状况必然会被打破,因为那些心怀不满的书生们必须要前往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也唯有等到那些心怀不满的书生堵在南京礼部衙门之外聚众抗议之后,这场针对于南京礼部的冲突,才能演变为一场针对于南京六部的民乱!” 就好似预言一般,吕德话声落下没多久,秦淮河北岸的冲突僵持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 这是因为,有一股生力军突然加入了这场冲突之中! * 作为凭借自身真才实学进入应天书院的贡生之一,张志远对于这半年多以来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过份偏袒豪族子弟的种种恶政,可谓是深恶痛绝。 就因为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的倒行逆施,不仅是张志远的两位至交好友失去了进入应天书院读书的资格,更还有一名与他有旧怨、却又不学无术的豪族子弟竟是进入了应天书院,赫然成为了与他一样的贡生。 那位豪族子弟进入贡院之后,对张志远也是屡次挑衅,经常说什么“你除了死读书还有何用”、“少爷我与你一样也是贡生”云云。 所以,张志远在激愤之下,再加上某些人的不断鼓动,自然是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前往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的众位书生之中,可谓是表现积极。 为了这次的行动,张志远还专门准备了一面横幅,上面写着“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十八个大字,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做大事若是出于公心,自然会有众人相助;若是只考虑自己,众人也会离你而去。 张志远深信,这一句警世名言必然能让那些礼部官员羞愧不已、无脸见人。 但此时,因为行动受到阻拦,再加上某些人的刻意激烈矛盾,双方的冲突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群殴,张志远也很快就成为这场群殴的参与者。 只见张志远紧紧抓着手中横幅、把横幅拧成一条布鞭到处挥打,一时间还真有不少人被他的布鞭抽中。 然而,张志远虽是越战越勇、好似万夫不当,但手中终究只是一条布鞭,根本抽不疼人,战果却是近乎于无。 不过,作为一位饱读圣贤书的书生,张志远的打架水平也就是这样了,事实上这场群殴的双方人等也大多是这般水平,撑死也就是抓头发撕衣服的手段,远不如市井间的泼妇互殴,还自以为重创了对手、大涨了士气。 因为两边贡生的互殴厮打,这场冲突所引发的混乱已经从应天书院迅速扩散到了整个秦淮河北岸,所有百姓皆是纷纷躲避,更还有许多青皮无赖趁机抢砸,但在战场中心处,两边贡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