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帐内的辽东镇高层武官们举手表决之后,最终结果是…… 2:3 史城当然是举手表示支持,因为这项提议对他有利。 甘成犹豫片刻后,大概是考虑到自己与史城、西门盛二人矛盾不深的缘故,也同样举手表示了支持之意。 然而,除了史城与甘成二人之外,李泽荷、徐郃、李世杰三人皆是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完全没有举手的意思。 对于李泽荷而言,他早已是彻底得罪了史城与西门盛二人,很难化解矛盾,可谓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时候自然是不希望让史城与西门盛二人加入局中; 对于徐郃而言,他认为自己已是胜劵在握,也不愿意看到西门盛这个变数出现; 对于李世杰而言,即使是抛开他与史城之间的个人矛盾,也不希望西门盛这样一个相对强势的人物接任总兵之位; 于是,哪怕是赵俊臣已经把所有利弊关系皆是讲得清清楚楚了,但他们三人依然是表达了反对态度,只顾着考虑个人私利,依然不愿意顾全大局。 事实上,哪怕是表态赞同的甘成与史城二人,这个时候也完全是出于自身私利考虑。 这样一来,反对人数大于赞同人数,赵俊臣的提议也首次遭到了抵制,无法顺利通过。 这也是理所当然、早有预料的事情。 若是这些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愿意妥协让步,眼看着山海关吴家这个强大外患逼近,他们早就妥协让步、团结一致了,又何至于像是现在这般争议不休、迟迟无法达成共识,必须要让赵俊臣这个外人站出来主持局面? 若是这些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识大体、懂大局,明明是实力占优的辽东镇,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让局势恶化到现在这般地步。 更进一步来讲,若是这些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可以抛弃私心、顾全大局,赵俊臣也根本就没有兴风作浪的插手余地,从一开始就不敢招惹辽东镇。 不论是古今中外,每当是遇到大厦将倾、内忧外患之际,各方势力皆是愿意摒弃私利、共度难关的情况终究只是极少数,像是辽东镇这般所有人皆是精算私利、相互扯后腿,眼睁睁看着大厦倾塌、全体同归于尽,才是世间常态。 所以,赵俊臣见到自己的这项提议没能通过,也丝毫没有感到意外,只是心中闪过了一丝讽刺。 * 但表面上,赵俊臣只是面现遗憾,并也没有强求,摇头叹息道:“既然各位并不同意本阁的这项提议,那就跳过此项,直接讲最后一项基本准则。” 说话之际,赵俊臣给史城打了一个眼色,暗示自己还有后手,让史城稍安勿躁。 史城这个时候已经忍耐到了极限,只觉得自己与赵俊臣的这场交易完全是得不偿失,他先是配合赵俊臣控制了何匪等人、夺走了何匪等人的兵权,然后又眼睁睁看着赵俊臣趁机实现了辽饷改革之事,而他自己则是没有实现任何一个目标。 史城原本已经开始考虑掀桌子了,他现在已经与自己的军中拥趸们取得了联系,也有掀桌子的本钱,但当他注意到赵俊臣的眼神示意之后,终于是再次强忍住了心中燥意,决定再等等看赵俊臣还有什么后手。 与此同时,李泽荷则是忍不住插嘴解释道:“赵阁臣,还望您能理解一二,卑职等人并不是刻意与您作对,而是卑职等人还有更多顾虑……” 显然,李泽荷担心自己的反对表态会让自己得罪赵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