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当时不断接受采访,忙得不亦乐乎。这个合同被全国总工会誉为“中国集体合同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并被树为“全国行业集体协商典型”。
啃下这个硬骨头,是非常艰难的,这也是我三十多年来遇到的最难的一件事。我当时斗胆私自做主将调查报告公之于众,让媒体揭政府的“短”,是做好了被处分甚至被撤职的思想准备的,我当时想,如果职工这么严重的利益问题都解决不了,我还当这个主席干什么!好在没有任何领导对媒体的炒作做出反应。在谈判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还比较配合,民营企业老板却谈不拢,他们说只要政府把该给的钱划拨到他们的账户上,就立刻同意。之所以出现“马拉松式”的谈判,主要是他们作梗,我们节假日都没休息苦口婆心地反复解释、做工作都不好使。第十一轮谈判从上午谈到下午,大家都筋疲力尽谈不下去了,只好休会。我有些心灰意冷,想放弃,但又不甘心。休会后,我有意与那位资历最深、反对声音最大的民营企业老板闲谈,他说:“我们市公交行业的困境就像一个大火坑,那么多领导都是在这个火坑旁边转一圈就走了,你竟敢往里面跳,胆子真够大的。”我说:“老兄啊,我已经跳进去了,你就眼看着我被烧死吗?我是为了谁呀,不是想倒逼政府拿钱吗,如果都不想办法,企业的困境何时了啊,你就高抬贵手支持我一下呗。”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他当即表示不再反对。我趁热打铁,第二天就组织了第十二轮谈判,竟然顺利通过。后来我想,有些事情离成功就差那么一小步,咬牙坚持一下可能就成功了,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所以,不管事情多难,不到山穷水尽,不要轻言放弃。
由于公交行业集体合同一炮打响,极大增强了我们产业工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后的工作就很好开展了,召开会议下属工会主席也都来参会了。有了这个经验,我又先后组织签订了全国首个建筑行业工资集体合同、供热行业工资集体合同,使359家建筑企业的36.2万名职工和农民工、252家供热企业的1.57万名职工受益,被新华社、《工人日报》等各大媒体报道,被全国和全省推广。在做好重点工作和常规性工作的同时,我大力发展新的工会组织,将央企在本市的分公司和民营企业等与城建行业有关的企业吸纳进来,使我们产业工会的下属工会组织达到四十多家,会员达到十多万人,成为大型的产业工会。
在我任产业工会主席第二年的年底,市总工会又换了新的主席。对我来说,无论谁当一把手,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继续研究和实施我的新项目。在一年时间内,我干了五个在全国没有的新项目,比如,与二十个行业协会、行业管理部门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与三十个区县行业工会建立了一体化工作制度,实施青年职工生活技能提升工程,这些新做法都被各大媒体报道,有的还上了《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同时,我还撰写了三份调查报告,均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和采纳。这一切,都被新主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不仅获得了省五一劳动奖章,还被推荐到市委组织部提升为国企高管。
这一提升,结束了我长达十七年的正团和正处职级,犹如天上掉馅饼,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时机关的老同志说,我是市总工会成立近七十年来第一个由正处提升出去任职的人,打破了工会干部一潭死水不流动的局面。对于我这样一个始终与领导保持距离、不巴结不奉承不送礼,只知道干活、不琢磨提升重用的人来说,这么大的好事居然还能降临到我的头上。所以,我怀着感恩之心来到新主席办公室,这是我一年多来第二次进他的办公室,诚恳地说:“我没有请您喝过一口水,没有给您送过一分钱,没有跟您说过一句好话,您却这么关心我,为我费了那么多心,我真的非常感谢。”他笑笑说:“不用感谢我,都是你自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