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在徐羲和的沉思和徐二爷的慈爱注视下吃完,两人皆是默不作声。
但是徐二爷却看得满心柔软。
这些年和夫人女儿同桌吃饭的次数倒也不少,只是他们父女两人都是食不言寝不语的,只有宋云儿一人,一会儿跟这个聊两句,一会儿又给那个夹些菜,氛围勉强算得上和谐。
他一直觉得徐羲和沉静内敛,不善言谈,今时今日才猛然发觉是他对女儿知之甚少。
在他未曾留意过的时间里,她已经成长得足够茁壮。
不仅聪颖过人,更是想法新奇,纵使他在汴京文人圈里厮混多年,也没几个人有如此新奇的想法和推翻祖制的气魄。
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几个绝妙的主意完美地呈现出来。
待徐羲和吃完这餐额外的午饭,两人坐上回途的马车上,徐二爷这才留意起与昨日相比,她又换回了以前朴素的衣裳,忙命车夫掉头去自家的成衣铺子。
徐羲和心想这倒省得自己开口了,毕竟后面抛头露面的场合多,确实也需要几套能撑得住场面的,总不好日日穿着那身做工华贵的芙蓉戏蝶。
两人去的这家成衣铺子,便是徐家大爷主掌的营生。
成衣铺门面气派,装潢也很费心思。
迎接二人的制衣师傅是位嬷嬷,听着像是在这家铺子待了很多年了,见徐二爷与徐羲和一同前来很是热情,一直念叨着徐二爷小时候就在穿自己做的衣裳了。
徐二爷示意嬷嬷今日前来是打算给女儿做几身衣裳,却见嬷嬷让小厮抱出来的布匹大都朴素非常,内心微微不悦:“这些颜色哪是这十五六岁的女儿家适合的,多拿些鲜亮的来选罢。”
听着这话,制衣嬷嬷面上也是一怔,随即找补,“素来听闻咱们三娘大多喜爱淡雅的衣裳,却忘了女大十八变这个理了,是我的错是我的错。”
说话间,一位约莫着双十年华的年轻妇人走进门来,妇人衣着讲究,身上配饰叮当作响,手上牵了一个同样打扮仔细的小男孩,约莫着两三岁的样子。
跨过门槛的时候,身形尚幼的小娃被绊了一个踉跄,制衣嬷嬷瞧见了慌忙伸手去扶:“锦儿!”
听到制衣嬷嬷出声,正站在柜台前挑选布料的父女二人同时转头往门口看去。
制衣嬷嬷瞧见二人回头,面上极不自然,扬了扬头用下巴点了点年轻妇人进门来的方向,声调比之前介绍布料花样时也低了不少,“这是小女,那是我家外孙锦儿。”
徐羲和听罢这番介绍,并没放在心上,正打算回身继续挑选花样,却见徐二爷正在盯着那小娃儿细瞧。
父女俩选好布料定好款式,准备回家。
马车里她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开口问清:“父亲,成衣店那个小孩……”
徐二爷知晓女儿冰雪聪明,必定是看出了什么端倪,也没打算瞒着,“那是你大伯的孩子,那个锦儿。大哥一直想接回徐家,但是他家夫人不同意,为了这孩子这两年没少惹出事端。”
虽说惊讶,但也不是过于离谱的答案,暂时并不想深究。
当下,最主要的还是拿到话语权,于是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又引回徐家生意场上。
大伯主要靠成衣铺子赚钱,这铺子如今生意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得益于背后有大伯夫人娘家的织布坊撑着,布料价格低廉,有些花式甚至垄断供给,别家成衣铺高价买都买不来。
叔父管理着两家小店面,一家售卖粮食属民生之本,不可或缺,一家售卖各式木材器皿,也算各家必备。只是这位叔父,是个扶不起的,当下是他儿子,只比徐羲和小几个月的四弟弟徐羲尧在打理。
还有一些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