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当时商人地位不高有关,另一个便是可能丞相已经彻底打通了古身毒道。 当时南中的大姓为什么能够“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无非便是因为身靠丞相能赚的更多罢了。】 刘备伸出手大概比了一下这个秦论的商路: “五六万里!且九死一生,这秦论,也是个好汉子!” 糜竺亦是觉得与有荣焉,请命道: “竺愿有朝一日替主公而往大秦国一行!” 虽然光幕说此地后世叫罗马,但糜竺还是更愿意叫这个称呼。 刘备认真思考了一下反而有点踌躇:“子仲亦有大勇也!” “然此路凶险万分,且将其留与后世子孙,子仲散家资随我二十年,如不幸殁于海路,我有何面目独去阴司?” 但此时糜竺反而一力坚持: “主公,竺乃臣子,亦乃商贾,有为主公创万世基业之机会,如何能视而不见?” “且秦论此人能来,则吾等亦可返,且竺虽是壮年,然文不及公琰季常,谋不如孔明士元,领兵作战,更是不及云长翼德万分!” “一身所长,唯有商贾之道,竺愿效仿博望侯,开海商之路!” 糜竺跪伏在地上,头死死触在地板上,刘备竟一时间拉不起来。 看其铁了心的样子,刘备只得改口: “子仲心意我已知晓,若有万全之策,定不阻挠子仲前往大秦一行。” 什么叫万全之策?刘备也不清楚,但总之留个之后劝糜竺的机会。 此时简雍也插口道: “若有机会,雍也欲随这秦论往大秦一观。” 简雍对大秦好奇的紧,如今看光幕一说更是百爪挠心,恨不得现在就出发。 但简雍从不莽撞行事:这秦论既然能来,那便能返,跟着他走总要安全许多。 刘备无语:“此事,等那秦论真的来时再言不迟。” “孔明怎么看这大秦?”士元小声问道。 “海路六万里!”孔明摇摇头:“即使走博望侯之路,也要四万余里,路途遥远,经数国。” “汉与大秦,有互惠之利,无交兵之嫌。” 庞统同意,这个距离如何出兵? 【还有个额外值得一说的便是大汉与罗马唯一一次的正式交流。】 虽然光幕又在跑题,但这个话题成功引起了厅内众人的关注。 尤其如孔明庞统等熟读后汉书的,更是一时间失声: “那使团竟是真的?” 众人侧目。 【作为丝绸之路终点,大汉和罗马双方对彼此肯定是十分好奇的。 公元97年,甘英奉班超之命出使罗马,但受到了安息的阻挠。 史书上记载的简略,只是说安息人将甘英引到海边开始满嘴编胡话: 哎呀,我们这里要是去大秦的话,顺风得航行三个月,要是逆风就了不得了,至少也得两年。 我们每次去大秦啊,船上需要放足够三年吃的粮食才敢走!而且这海还能惑人心智让你思念故乡,情不自禁投水而死! 因为安息224年就彻底灭亡了,这块地方后来也几经战乱,史书啥的一本都没,所以没人知道当年怎么骗的。 我们现代一般认为甘英看到的是波斯湾出海口,在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