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江陵城。 而此时看着手上江东仿制出来的左伯纸,糜竺陷入沉思。 “其价几何?” “江东少桑树。”糜竺背后的心腹显然已经仔细调查过: “故而江东造的‘孙侯纸’需要从收购桑皮,咱们请公安的纸匠核算过,江东一卷成本最低也须八百钱。” 江东少桑树?这也在军师的计划中吗? 糜竺的身体有点战栗,但声音上依然有条不紊的下达命令: “荆州纸坊暂时不再扩建,保持现有规模,诸葛纸的售价与江东持平就好。” “等江东的造纸业最兴盛之时……” 糜竺的笑容有点残酷,荆州现在手里可不止左伯纸这一张牌! …… 长安,自从光幕出现之后,李世民基本上有事儿没事儿就在甘露殿呆着了。 杜如晦与房玄龄偶尔过来时,总能看到这位大唐的太阳,就那么赤着脚踩在地上看着那副大秦-大汉的地图。 地图已经重绘过,变得更大,而且因为光幕彼时也并未标注疆域。 因此长孙无忌很是乖巧的将大汉两字换成了大唐。 长安的胡商也忽然发觉,唐人对于西域国家的地理风俗忽然之间兴趣大增,甚是愿意掏钱听他们讲述。 在如此动作之下,李世民面前挂着的地图也逐渐详细起来。 楼兰、于阗、龟兹、乌孙、疏勒等等纷纷标注在这张地图上。 而从长安也有一条条命令发出,着令各州搜集船匠,试作海船。 杜如晦每次看到大家站在这副地图前面沉思时,都感觉大家仿佛能透过这副地图,将目光投到这块大地之上。 不过政务还是要汇报的: “大家,卢祖尚依旧拒任瀛洲刺史。” “按律,绞之。” 李世民的声音淡淡的,缺乏温度。 卢祖尚的瀛洲刺史拖了一年,已经耗尽了大唐皇帝的耐心。 杜如晦躬身领命。 “大家,次月要于圆丘祭天。”房玄龄提醒道。 大唐皇帝兴趣大增,自语道:“能祀光幕乎?” 于是祭天大典上官员们便看到皇帝陛下少有的非常庄重。 但让李世民失望的是,这一次的祭天从斋戒到馈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 既没有光幕突开,也没有如在甘露殿看的那般感谢赠与什么的。 于是百官便看到大唐皇帝陛下在陈设、省牲器、奠玉帛等环节时简直把好奇和渴望写在了脸上。 但直到馈食之时脸上便已经写满了不耐烦,草草赐食过后便回宫了,留下百官们摸不着头脑。 为此魏征还专门去拉住杜如晦询问,但奈何杜如晦守口如瓶,并没有什么结果。 祭天之后基本上新年便可以掰着指头算了。 官员们和皇帝愈发忙碌,官员们计算着自己的元正十日休沐还有多久到来,在此之前需要将重要的公务都处理完毕,不能耽误了自己放假。 而大唐皇帝陛下则是抓紧时间与自己的观音婢温存一番。 李世民算了下,感觉明日开始的元正十日,也许会是自己最忙碌的一段时间。 元正之日天还未亮李世民便被内侍唤醒,今日的大朝会注定要开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