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一瞬间便感觉到,小小的偏厅内目光都移了过来。 这些目光越过他,看向了跪坐在他身后的弟弟。 马谡,马幼常。 马谡霎时间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 他现在才明白众人对他若有若无的打量,兄长的奇怪态度。 以及从江州回来前主公意味深长的话: “幼常,惟望你知败而能勇,明弱而能图强。” 当时马谡还满脑袋问号:咱们从秭归一路打到江州不一直是大胜吗?何来“败”和“弱”之说? 现在他才大概明白了。 “幼常!”刘备唤道: “勿想太多,后世之责,与你何干?” 马谡感激的点点头,主公人真好啊呜呜呜。 也不知道光幕中的自己是如何败的? 众人对于马谡的也只是看了下就移开了,马谡压力骤减,于是用膝盖小心挪动,跟马良靠的更近了一些。 “其中怎么不见兄长的名字?” “已经死了。”马良手上不停,干脆利落道。 马谡呆住。 张飞则是在推演: “据高而守,这种地方怎么丢的?” “换俺老张来……换范疆张达来也能守住!” “许是曹军重兵压境。”黄忠提出了一个可能。 “且静观之。”关羽压下了议论,同时心里也好奇。 军师大军就在旁边打上邽,而且曹军定然不会在此死磕,也要去援上邽,怎么会失守? 【关于马谡守的街亭,首先要说,马谡的人手绝对足够。 在后来丞相撤回汉中按律当罚的时候,能确认的手下就有张休、李盛、黄袭、王平四将。 既统四将,哪怕往最少的算,一人将千卒,那也至少有五千兵马了。 而丞相一开始在汉中出发的时候,兵力是“数万”,即不超五万。 这些人马需要给赵云分疑兵,需要留后路,需要围上邽。 马谡所率的是北伐至少三分之一的可用之兵,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率大军,守要道,如何能败?马谡说稍安勿躁,看我操作。 首先是“违亮节度”,去街亭时候丞相肯定是有一番嘱咐的,但马谡自己领军后立马就把这个嘱咐给扔了。 其次的决定是“依阻南山,不下据城”。 张郃领军奔袭过来一看人傻了,对面这是在干嘛? 虽然想不明白,但作为将领的素质让张郃没有犹豫:“郃绝其汲”。 围山,断水,马谡兵败,唯一的亮点就是王平。 率领自己的千人,效仿当阳桥张飞旧事,鸣鼓鼓噪作疑军。 张郃赢的实在太容易,因此心下犯嘀咕觉得对面这是使诈,于是就没有追击。 而马谡被围之后丞相当然也看得见的,在抉择之后选择从带兵前去救援,但走到半路马谡就败了。 上邽城中郭淮看到围兵渐少,于是毫不犹豫率军杀出斩获胜利。 此时局势就已经彻底糜烂掉了,于是丞相只能撤退。 一般来说,兵败当罚,但根据多方记录来看,马谡被斩的原因是“谡逃亡”。 即弃军而逃,这种就属于相当严重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