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撕咬。 其中红色的箭头一往无前,击碎蓝色的行军线,并直插其腹地。 “前后不过一个月,灭其军,直逼其都城,入其国仿若入无人之境!” 赵云情不自禁站起,身为武将,只恨不能亲自参与到如此战役中! “只是不知这一旅是多少敌军?” 张松摇头晃脑道:“鲁君子《齐史》有言,二百人为卒,二千人为旅,万人一军。” 孔明慎重一些,道: “今古颇多不同,更遑论番邦,但想来应是两千人以上,万人以下。” “如此之战功,堪称勇烈!只是……” 这段时间孔明也已经算过后世的开国之时,根据主公之忌辰能算出后辈当时之年份。 但明明应是七十余年,为何说这印度仅是安生了六十余年? “七百多个好儿郎!”赵云轻叹,随即遗憾: “后世强敌环伺,如此战绩依然只能迫使对方虚与委蛇。” “汉唐得此功,必灭其国!” 赵云言语铮铮,心中升起无边渴望。 …… 侯君集等几人还在猜测这印度是哪门子国家时,长孙无忌已经很有眼力劲的将大唐皇帝最珍爱的地图给推了过来。 光幕之地图配上李世民的地图,再辅以文字讲解,总算明白过来。 “今日方知世界之大!”魏征扑到了李世民的地图前面,满脸迷恋: “此乃真国宝也!” “如此广袤之土地,有邦国几何?” 侯君集冷静一点,武将思维瞬间占据上风: “可有强敌?可有如这印度一般不臣贼子?” 李世民轻松笑笑,魏征的“国宝”称呼则是让他想起来了那名为大熊猫的东西。 不然……令剑南道献上一对大熊猫? 嘴上则是满不在乎道:“千百年后,华夏举世皆敌,有法、德、英等等数国,无德无信,更有倭奴,屡屡侵犯。” 侯君集沉思,而魏征则是已经看到了李世民朱笔圈起来的“倭奴”二字。 “陛下半年前下的海船之诏,可是为讨倭奴?”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打算看魏征放什么闲屁。 “陛下明武!”魏征拜下并提出谏议: “陛下何不水师皆改海师?东有倭奴,西有身毒,皆赖水师将士弘我大唐仁政。” 这是魏征?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只听魏征继续道: “且陛下有如此仙机,更有千古一帝美誉,当时时自省,勤勉治政,如此方不负仙机之厚爱。” 李世民点点头,这才对嘛。 心中倒是有点好奇那后世的兵法书,不知道如何评判他自己? 【孙权的晚年相对更简单一点,因为在夷陵之后已经陷入了客强主弱的窘境。 孙权也并不是不想做事,比如欲攻夷洲和朱崖(今台湾和海南),欲跨海攻公孙渊。 但陆逊这个大都督皆反对,最终孙权什么都做不成。 从历史角度来看,孙权这个皇帝的窝囊程度算汉末之最。 旧臣们仗着是有孙策孙坚的情面蹬鼻子上脸,孙权要笑脸相迎。 江东豪右一副“臭江北的来我们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