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01章 终相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终相见(2 / 4)

田之效愈来愈显著。

顿了顿,孔明继续提笔写下:由草木灰制碱法可知,草木灰中富碱。

再次驻笔努力回想是否有所遗漏后,孔明慎重写下了结论:北地或富碱,南地或缺碱。

顺带写下了猜测:

橘生淮南淮北之别,因碱之多寡方有差异?

北方少竹,南方少韭,是否亦与此有关?

轻吐一口浊气,孔明回望自己写的这一页,忽然感觉到了一点后世所谓“科学”的乐趣。

此等土地之别,不因上意而改,不因口含天宪而变。

它是被自己依靠所学所识,推测而出。

觉察总结其共同点,探寻剖辨其差异处。

最终或许亦能如后世一般,总结出子孙后辈能沿用千年之条例。

四月的晚风依然还带些许凉意,但孔明身上现在却有了一点燥热之感。

最终还是去院子里散步月中,方才回去合衣睡下。

第二天孔明是被满脸兴奋的刘备给拉起床的。

“孔明,元直之舟船已至犍为县矣!”

犍为县在成都正南不过一百四十里。

因为昨晚的熬夜导致孔明思维有些迟滞,想了下才明白。

看来元直是乘船逆流而上,走江州,过江阳武阳,从水路来的成都。

益州春夏多刮东南风,因此从荆州来成都也算是顺风,行舟确实是个好选择。

等孔明回过神来,他已经和刘备一起站在成都城南了。

刘备在一旁根本立不住,不断的焦灼徘徊,时不时驻足踮脚往南眺望,恨不得立马就能看到舟船。

孔明唤过来陈到的亲随给自己打了一瓮水洗脸,振奋精神后提议:

“既然主公如此心焦,何不出城相迎?”

不过很快,想要借机小憩一下的孔明就后悔了自己这个提议。

心痒难耐的刘备同意了孔明的提议,然后便拉着孔明一起往南出城十里。

十里之后犹嫌不够,又难行了二十里,直至水边小路难以行马之后,刘备方才停步。

好在经过这一番颠簸之后,孔明倒是清醒了不少,望着刘备打趣道:

“主公何不铲去前方那个山头,毕竟它使得主公看不到元直的面庞。”

刘备面色也不发窘,大笑道:

“听闻元直复归消息,我已夜夜辗转反侧。”

“旬月已等,何忧须臾!”

孔明哈哈一笑,一点不信。

如果真不着急这一会儿,何必出城三十里走到路尽?

好在很快,一条小船从远方小山后面转出。

孔明骑在马上极目远眺,能看到船首有一个清瘦文士,衣袂飘飘,正在朝北频频顿首。

旁边的刘备早已经按捺不住:

“元直!”

“我在这里,元直!”

或许是岸边树木浓密,船只没有减速或是靠边的意思,刘备心下大急,甚至驱马涉水,站在河流浅滩处呼唤。

刘备吓了孔明和亲兵们一跳。

当即就有亲兵奋不顾身前去,从刘备手上夺过缰绳要把坐骑拉回岸上。

马首转向,刘备也转身继续高声呼喊:“元直~”

好在此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