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禄山打出的旗号都是清君侧,要杀杨国忠。 玄宗既然都能狠心舍弃文武百官吸引火力了,怎么可能会单独带上杨国忠。 《旧唐书》记载,玄宗苍黄出幸,莫知所指,见素与国忠于延秋门。 这里的信息有两个,首先玄宗那时候只想逃,安禄山自东而来,他便要往西,就这么简单,至于去哪儿?莫知所指,不知道。 而在延秋门,他遇到了杨国忠和韦见素。 延秋门是禁苑的西门,大半夜还在这里“巧遇”玄宗,只能说明杨国忠也对自己处境清楚得很,早就买通了宫人,时时刻刻盯着这个保命稻草呢。 所以玄宗入蜀也不难猜测,只能是杨国忠极力鼓吹的。 杨家本身就起家于蜀中,此时杨国忠自己还兼任剑南节度使,前两任节度使亦是他的亲信。 因此几乎是可以猜测,玄宗从见面起应该就已经在考虑怎么杀掉杨国忠了。 而在另一头,与玄宗同行的太子李亨则心脏怦怦直跳,因为他忽然发现: 出逃随行的三千禁军,有两千都是他的直属。 李唐皇室的传统不能丢,因此李亨当即就决定:干老爹! 次日到了马嵬坡之后,李亨派心腹李辅国去拉拢大将军陈玄礼对付杨国忠,在玄宗的默许下,兵变开始。 杨国忠父子被乱刀砍死,杨玉环被逼自缢身死。 杀杨国忠是为了诛贼,逼死杨玉环一方面是为了服众,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玄宗上眼药。 在李亨的设想中下一步应该就是逼自己老爹退位了。 但陈玄礼带头向玄宗表示效忠,打乱了李亨的部署。 事实上陈玄礼少时就追随李隆基,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陈玄礼就是主要参与者之一。 如果不是玄宗的默许,李亨是不可能指挥得动陈玄礼的。 父子兵戎相见似乎是李唐的保留戏码,双方都心怀顾忌,最终只能分道扬镳。 玄宗在陈玄礼的保护下去往成都,李亨则在自己亲兵的护送下一路西行,最终在灵武登基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沉默与静寂是现在甘露殿的主旋律。 玄武门之变,对后世,对诸葛武侯,对李隆基李亨来说,都相隔数百上千年。 但对他们甘露殿一干人等,不过才过去四年而已。 其他人不过屏息凝神,等待陛下反应来判断如何行事。 而魏征已经脸色发白,身形都有点摇摇欲坠,脸上都有汗水在淌下来了。 虽然身处甘露殿,但魏征比任何人都清楚记得自己的历任仕主。 不过摇摇晃晃的身形很快便被一双充满力量的手扶住。 “爱卿这镜子,朕还欲用上二十年呢,体虚至此可不能行。” 魏征回头望去,便看到了面色平静的大唐皇帝。 李世民言语轻缓,让魏征悬起来的心落回了肚子里。 拍了拍魏征的肩膀,李世民面色微微严肃,最终也不过一声轻叹: “终究祸遗后世矣。” 唐朝皇室的传统,李家的保留戏码,等等描述让李世民心中再无一丝侥幸。 杜如晦轻声安慰道: “大家,现在补之,尚犹不晚。” 当然不晚,李世民心中再明白不过,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