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84章 迎送一宵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迎送一宵中(2 / 2)

的太过迅速,画之根本不及。

星河轮转,君且看今日长安!】

一個着罩衫,头戴硬脚幞头的墨画人与佛塔等高,怀抱琵琶纵情而弹唱。

“这李白,果真乃盛唐诗词之仙也,名副其实!”

崭新的城门轰然洞开,光幕上内容飞速推进随后又高高拉起,呈现的是一个让贞观众人一时间分不清其中有多少年岁差距的城池。

“若陛下念之,不妨以庆大胜之名,拨财宽法与民生息而同庆。”

短短两字之名,浮光掠影一城,恍惚间却仿佛成了古今之间的纽带,令甘露殿中众人牵肠挂肚。

反倒是努力将其记住,随后努力还原出来诉之丹青,还有一点可能。

看诗词注解便知,刚才所诵之半皆出自这李白,用字遣词既豪放不羁又清新俊逸,果真乃诗中谪仙,不得不服。

“今岁若是元正,那陛下先须定大朝会,再开大陈设,宴百官祭天地,何有如此闲暇?”

李世民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色彩,不过其中也有一抹难以掩饰的失落:

不过目不暇接的内容也让众文武顾不上惊叹了。

后辈即便是过年,也不忘与他们这些祖先一起贺岁!

文武当中不乏才思敏捷之人,但面对这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景,一时间也多有失语,不知如何抒发心中的激动心情。

地上那些身着更华丽唐装的人们欢笑高歌,与其相和吟诵。

今日长安该是什么样的?

百般盛舞庆余岁,一夜尽作鱼龙舞。

这倒是个好方法,而且几乎说到李世民心坎儿里去了。

甘露殿众人顿时将目光聚到了李世民身上。

“也是赖克明呕心沥血,方能使此谪仙临唐也。”

杜如晦笑笑,对这个说法不置可否。

毕竟若是无孙思邈,他去岁就要病亡了,能给这盛世添几块砖瓦?

民间皆赞他善断,但若无玄龄智谋百出,哪有他从容断策之功?

不过这个老友向来谦逊倒也没必要互相再往来客套,于是也叹道:

“如此看来,文理两道,后世皆重也。”

依靠着从后世得知的“公理”“物理”之说,如今几位朝臣也暂且将学识分为文理两道。

文重策对诗词,考才干验文采;

理重算学工造,试算术证机巧。

而有了区分之后便是要对国子监的分科重新梳理,自然而然的,文理哪个更好一点也就成了几个人之间的争论。

如今看来并不分彼此,毕竟若是没了这些词赋,恐怕后世回忆起他们这群“古人”也不会有如此雅态了。

这些想法也就在脑海里过了一下,房玄龄听到杜如晦失望轻叹:

“这就没了……”

抬头再看,克明说的不假,光幕上诵诗词的声音渐歇,那幅盛景也逐渐远去,于是他情不自禁轻轻叹息了一声。

没想到的是,轻轻的叹息落在甘露殿中声响相当巨大,引得房玄龄赶忙左右看了一下,然后才发觉并不是自己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