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三州采用。 不被推崇,是有原因的。 诸葛元的法治儒道,侧重惩处,条条框框的规矩极其苛刻,北地三州,民风彪悍,武者斗殴势力血拼极其常见,用重刑规矩加以限制,确实有奇效,可大晋忘了,中州三道的百姓,跟北地三州的百姓,可不一样。 晋法一来,三道百姓立刻就开始强烈抵触。 大晋镇压,杀人,可这样做,引起的抵触更加强烈,三道百姓对大晋的厌恶,也愈发深沉。 晋法能改吗? 当然能改,因地制宜,正常人都能想到。粎 可问题是,别人能改,大晋不能! 诸葛元的法治,讲求的就是一视同仁,天下各州百姓武者,律法约束一以贯之,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 若是中州三道能改,那豫州、汾州、乃至是圣朝所在的幽州,是不是也能改? 中州三道百姓不一样,北地三州的百姓,难不成还是一模一样的,总能找出点不一样吧…… 这样的情况下,大晋圣朝不少人,哪怕心里都知道,北地三州盛行的晋法不适合中州三道,却也没人敢提修改晋法,于是乎恶性循环开始了。 三道百姓越反抗,大晋镇压的手段就越血腥。 大晋镇压越血腥,百姓心里的抵触就越强烈。粎 七年如此反复,三道现在的情况就是,表面上一片和气,再无叛乱,暗地里却是怨气滔天,暗杀地方主政者、对大晋律法阳奉阴违、偷偷贩售三道情报给各大圣地………等等,此类之事屡禁不止。 大晋当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但修改晋法这条路已经彻底堵死了,索性就只能继续镇压,寄希望时间,盼着日子长了三道百姓就能适应。 可是,这个节骨眼上,大晋要开始东征。 豫梁皇这次东征,是要跟同盟的联军作战,别说一千两百万大军,若是可以,他恨不能再从大晋那边调几百万大军过来,以确保自己能稳胜。 东征就意味着调兵,中州三道的兵力,全部要抽去对付冀州,三道难道不管了么? 完颜丞当然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他先是将情况禀明晋帝,晋帝不含糊,直接调了大晋的玉成王、永威王,各率百万圣军镇守三道,还有十个大晋侯爵,各率五十万大军过来。 有七百万大军镇守三道,完颜丞还不放心,又将整个三道内入流势力的所有精锐武者,全都强行征召入伍,共计有三百多万人,用麾下一千多万大军裹挟着他们,一起进了东元道,名义上是拉拢这些势力一同为大晋效力,实际上是怕他离开之后,这些势力又暗中挑事。粎 拉着这些人一起上战场,一方面能强迫他们去当炮灰,一方面又能消耗中州三道的根基,何乐而不为,这些势力虽然心里也清楚,奈何豫梁皇实力强大,大晋又不讲道理,他们即便再不愿意也只能乖乖听话了。 毕竟乖乖听话,豫梁皇还能给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活路,不听话,那可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大晋东征名义上是一千两百万大军,可加上三道精锐,实际兵力高达一千五百万,当然那三百万说是精锐,跟有组织有纪律的圣军完全没法比,但到底也是武者,战场上多少也是能发挥出作用的。 得知大晋东征的消息,同盟丝毫不敢大意,冀州光靠琴剑山庄一家,不可能守得住。 眼看着魔衍圣宗就要被汾灵皇攻克。 要是冀州,也被豫梁皇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