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所有老臣都默认了支持太子就是支持始皇,因此他们既是始皇心腹又是太子心腹。 没人规定父子俩不可能毫无芥蒂地共用一套朝臣班子,别人做不到那是别人的问题。 所以赵高搞事情的时候,扶苏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让朝臣配合赵高演戏,误导赵高自己的手段有了成效。 等到要钓的鱼连带着它的所有党羽都暴露出来,再一击毙命,全数斩杀。 在这段过往里,胡亥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恃宠而骄、自以为是的公子罢了。 他被赵高一忽悠,就真觉得父亲宠爱自己等于他有机会和长兄争储。之所以遗诏里不是令他继位而是让长兄登基,定然是长兄感受到了他的威胁,于是买通侍者暗害了父亲又伪造遗诏。 毕竟在太子如日中天时,赵高连同他的党羽都没办法成为始皇最看重的近臣。始皇宣布遗诏的时候,身边只有李斯和蒙毅。 但胡亥这边没人进去,也看不到到底是始皇亲口宣读的遗诏,还是由近侍传达的。如果是后者,那不就被扶苏钻了空子? 胡亥逻辑自洽了,所以造反被抓时完全不肯服输。他甚至还想找机会东山再起,可惜扶苏没给他机会。 昔年王弟成蟜造反,始皇便直接处死了成蟜。作为他一手带出来的儿子,胡亥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长兄不会杀他? 可能是真的信了扶苏精心经营的“太子殿下宅心仁厚”这个洗脑包吧。 如今胡亥还是个小娃娃,且他即便长成也丝毫没有威胁到扶苏的能力,所以扶苏根本不着急处理掉他和赵高两个跳梁小丑。 赵高此人很好处理。 打压他不让他有爬起来机会的就行,等他哪天不小心犯错,便可直接处置。 反倒是胡亥,好歹是亲弟弟,手段就要迂回一下。 扶苏还没好心到把上辈子的对手思想掰回来、精心培养成自己左膀右臂的地步,毕竟胡亥的能力也没强到叫他惜才的程度。 或者说胡亥压根没有什么理政之能。 那么扶苏只有两个选择,故意养废了他,或者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扶苏哪个都没选,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养废一个人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无止尽地溺爱,惯子如杀子。后母一般喜欢用这种手段,这样旁人说起来就只能夸她贤惠,待继子有求必应。 另一种方式则是严厉地教导,严厉过头了,反而让孩子升起厌学心思。最好能激起他的逆反,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和你作对。 错的都是他,是他不懂事。你只是为了他好才在课业上抓得紧了一点而已,你是好心的。 两种都是走极端,而且不伤自己的名声。 扶苏化用了后头这种。 加课,但不加得夸张到孩子承受不了出现心理问题。 那么胡亥到时候是会厌学,还是当真从中学到足够的知识和本领,全看他自己的造化。 他要是自己厌学自暴自弃了,扶苏就是兵不血刃解决一个潜在敌人。 即便他没有厌学还反而因此成了才,就他那个智商水平,也没什么威胁,顶多蹦出来给朝廷添点乐子。 而且敌人太弱打击起来也太没意思了。 反正现阶段的扶苏心情相当愉悦,毕竟胡亥实打实遭受到了课业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