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桓骑兵苦不堪言的坑不大,长约一米五,宽只有一尺,深度也只有一米。 这些坑全部横向排列,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都看不到这些不起眼的小坑。 可这些坑对战马来说,如同天堑! 要是燕国人挖大坑,他们不怕,大桓战马速度起来后,越过五六米的距离轻而易举。 可这些小坑,就三分之一米宽! 别说大桓人从远处看不清了,马也看不清。 等看清的时候,坑就在眼前了,根本来不及回避。 三分一米的宽度,刚好能让马蹄陷进去。 高速冲锋的战马,马蹄一陷进去,肯定要狠狠地摔在地上,马腿必然要折断。 三分之一米宽,一米五长,深一米。 这样的坑,挖起来很容易! 对于骑兵来说,是最阴毒的陷阱! 幸好燕国这边时间不足,没来得及往坑里放木刺,不然这些骑兵更惨。 大桓人距离燕国人的战阵就一百米,可面前全是这种阴毒的陷马坑! 想冲过去肯定不可能了!一步步走过去,又要被燕国人射成筛子。 而且,他们冲过去又能干嘛? 面对燕国人的铜墙铁壁,还是一个死字。 冲向军阵侧翼的银狼卫,面对的情况同样很尴尬。 这些精锐中的精锐不负他们的名声! 在三万大军人仰马翻的时候,这些银狼卫却灵巧地避开了摔倒的骑兵。 银狼卫的将官,也及时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银狼卫的一万人,在付出了几百骑摔断马腿的代价后,在离军阵还有两百米的距离停下了。 能如此进退有序,不光是因为银狼卫骑术精湛,还因为他们的战马灵活。 即便如此,银狼卫能做到的,只是保证阵型不乱,想前进和其余大桓骑兵一样困难。 这时候银狼卫,得庆幸他们身上穿着的重甲。 在旁边友军被燕国人当靶子射的时候,银狼卫这堆铁疙瘩,任凭燕国的箭矢往自己身上射。 只是随意地用手臂挡住了盔甲的链接处。 八门金锁阵中的燕国弓箭手见箭矢对银狼卫无效,便把火力集中到了正面的三万大桓人身上。 原地挨箭毕竟不是个事,前线指挥的大桓将官很快做出了决定,下马跑过去,步战! 正面的三万大桓骑兵步战能力很有限,而且刚才人仰马翻损失惨重。 此刻组织不起有序的冲锋,只能一股脑地往八门金锁阵上冲。 大桓人自然也没指望这些乱成一团的下马骑兵,能冲破燕国的阵型。 他们所依仗的,是银狼卫! 还保持阵型的银狼卫也下了马,结成阵型,开始向燕国的阵型挺进。 在他们下马之后,头顶上隐藏的燕国弓箭手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居高临下地从头顶上向下射箭。 顿时,有大量的银狼卫中招,被射倒在地。 不过,银狼卫毕竟是银狼卫,主将一声令下。 众将士抬起双手,护住上方的薄弱处,身前露出大面积的空隙。 可银狼卫的铠甲,主要防御方向毕竟是正面,即便正面打开,片状箭矢也很难穿透。 银狼卫就这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