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到市面上来销售。” “具体如何销售,定价几何,向那些地区销售,这些你们都自行决定。” “本皇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借助这次的销售,用市场来检验一下,看看百姓们对土豆的反应。” “有了此前的口碑,百姓们应该不会太过抗拒,只要它的价格足够低廉,总会有人去尝试,而有了第一批人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本皇相信,凭土豆自身的品质、功用,足以让全天下的百姓都接受它!” 听完楚逸的安排,郑知龙连忙躬身道:“太上皇圣明,臣这就去办。” “至于百里大人那边……”略作犹豫,郑知龙问道:“臣就回绝了?” “回吧。”楚逸摆了摆手。 而就当郑知龙艰难起身,打算告辞离去的时候,翻阅奏折的楚逸却忽然又将他叫住。 “你来看看这个。” 将手中的奏折让宦官转呈给郑知龙,楚逸说道。 郑知龙恭敬的以双手接过,小心的查看起来。 “太上皇,您喝茶。”一旁的赵月娥找到机会,连忙为楚逸端来了早已晾好的清茶。 楚逸接过清茶,抿了一口,当他再抬头的时候发现,郑知龙已经看完了那卷奏折,正眉头紧锁。 “太上皇,这位小百里大人还是经验不足,略显稚嫩了一些。” “他处理问题的手段太过激烈,这才引起了反弹,以至于被其他大臣上述弹劾,这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份奏折,是御史台呈上来的。 而里面所说的内容,正是描述百里玄策在御史台上任之后,种种不公不法的行为。 说的直白一些,完全就是在打小报告,不过用词非常的激烈,恨不能让楚逸立刻将这倒霉孩子下旨查办。 见郑知龙如此说,楚逸不置可否的问道:“你这小百里大人,是几个意思?” 郑知龙连忙解释道:“百里奕大人与百里玄策大人乃叔侄,两人都是百里大人,为了区分他们,所以朝中官员皆将对百里奕大人称为百里大人,而对百里玄策大人称为小百里大人。” 这一番话极为绕口,不过楚逸还是听明白了。 他点了点头,问道:“百里玄策在御史台,而眼下,告他的也是御史台其他御史。” “你认为,百里玄策是否当真有什么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