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为陈彦光想打大英博物馆的主意,他特意去了解了一下。 简单来说,国内对1923年以后,因为各种原因出境的文物,都享有追索权。 “你是说,去泰国追回这件文物?” 汪大师倒吸了一口气,面露思索之色。 半晌,他皱着眉头,恍然大悟般的点了点头。 “对啊,不该惯着他们,我等下就去找文物局的人。” 老人家坦然承认了自己思虑的不足: “以前都是等着别人主动送回来,现在是应该自己找上门去要。” “老师加油!”张扬握住拳头比了个手势。 “你小子,把我当你直播间的宝友了?” 汪国声亲热的拍了拍张扬的肩膀,脸上掩饰不住的高兴。 他接着问到了那件永乐青花抱月瓶的事。 听说陈彦光要去羊城的临时鉴定委员会鉴定,汪国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够,他们那群人的分量,远远不够。” “让他直接去燕京,我来帮忙联系专家。” “我有预感,这件事,将会掀起不小的风浪。” …… 张扬很期待汪大师口中的“风浪”,到底有多大。 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去一趟燕京,现场见识一下。 结果两天后,会掀起风浪的人和物,反倒先到了他眼前。 “不是让你去燕京吗?” 张扬看着满脸笑意的陈彦光,一脸无语的问道。 汪老师戏台子都搭好了,旦角还搁这儿旅游? 而且一段时间不见,陈彦光身后还多了一位气质温婉,穿着素面旗袍的中年女士,风韵犹存的那种。 对方的曲线和韵味,让张扬心想: 是程小姐已经提不动刀了吗? “去啊,不过我得把陶姐带到你这儿来。”陈彦光嘻嘻哈哈的说道。 经过介绍,张扬对这位叫陶嫦的女士肃然起敬。 因为那件抱月瓶的复制品,就是她主导仿造的。 人家这趟来,是想借海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好好研究一下斗彩。 为仿制鸡缸杯做准备。 张扬问她要待多久,陶嫦回了一句: “三四年吧,我想应聘贵馆的瓷器研究员。” “我可不敢把东西都让你研究。”张扬摆了摆手拒绝道。 请她当研究员,和把向把头请到自己祖坟前参观没区别。 自己又不可能一直在馆里盯着,如果对方玩偷梁换柱那一套,把馆里的瓷器用复制品全换掉。 以何馆员那老眼昏花的水平,过十年都发现不了。 “我可以把那件永乐青花借你们展示。” 陈彦光给出了一个张扬无法拒绝的理由。 但馆内文物的价值,又不止青花抱月瓶那几千万。 张扬想了想,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让陶嫦在扬名工作室上班,自己替她去博物馆借文物来研究。 一次借一件。 这样安全,而且成本可控。 万一搞坏了哪一件,那陈彦光的东西就别想再拿回去了。 听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