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空间紧密关联的数术特性,成为道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怀六甲中的“六甲”,既包含着“六甲”所代表的天地精气对生命体的建构,又包含着六甲神灵对胎儿的护佑。 身怀六甲包含着极为丰富的道门文化意蕴,却为人们日用而不知。 那么,虞美人修道的主旨是什么呢? 初入道之后,一般有很多的辅助方法。 很多人会把这些当成一个主体,其实也是有点偏颇了,它更多的是内丹的一个辅助。 道门以“长生久视”为它的主旨,以“成仙证道”为它的一个终极追求,修道万法都不离这个根本。 有一些服气的功夫,有一些导引的功夫,斋戒、诵经、叩齿、止语、乞食,包括香汤沐浴等等,人们看到林林总总的法门,用这些法门的前提是以修证丹道为主体,辅助于这些外在的这些方法,这些有为的方法。 而不是说废离那个主旨,人们就在这个上面下功夫,那就偏了。 人们整个人体是在一个大自然的环境里面,就好像一个大熔炉一样,在这个大熔炉里面去陶冶自己,自然这个气血就开始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加上自身的修炼,加上一个心性的调节,对自我的一个克制,气血开始流通。 这个时候就开始进入到很多人会出现的情景,七幻十二触。 往往出现这些情景,恰恰是因为人们很多东西没了。 有的感觉到热,浑身燥热,有的感觉到冷,极冷,有的感觉到胀,有的感觉到麻,有的好像电在身上在走,有的感觉到真真切切有虫子。 忽然之间身子充塞整个房间甚至于充塞整个天地,大到无边无际,没有任何身体阻碍,时而缩小,好像一个米粒一般,小得不能再小,感觉不到躯体,感觉不到任何阻碍,畅通无比,这些都是幻觉,而且是最初级、最初级的一个幻觉。 人们有一个宗旨,不管出现任何情景、任何感觉,一律不得认,就是不能认。 自己这是到了什么境界?自己终于体验到了快乐,体验到了什么什么东西 这种认,一认就入魔了,皆不得认,更况且刚开始的“七幻十二触”根本还谈不上魔,只是最最基本,刚开始要经历的一个非常短的过程。 更不要起留恋之心,之前有这个感觉,怎么后来没有了? 自己再尝试尝试,找那个感觉,是不是退步了? 其实恰恰是进步了,那个东西,是一个很短暂很短暂的东西,恰恰是因为真性没有安住的原因产生的,随着继续地深入,自性的这样一个端正,真性安下来之后,这些东西就没有了。 又好像跟打坐之前没有入门的感觉是一样的,好像什么都没有。 不要生留恋,不要执着,就算是成仙了,也不要执着。 修为随着这样一个次第,再走一个阶段,会进入到一个更深的阶段,由戒入定了。 前面那个都谈不上入定。所谓入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突然之间呼吸没了,脉息平了,这个地方才是道门。 自己终于看到道门了,即是正门。 而这样的一个感觉,通常人的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各种感觉,比任何时候都更灵敏,只是呼吸没有了,脉搏停了,之后每个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人会感觉到是进入到了一片蔚蓝色的一个天地,有的人会看到还有渺渺的氤氲的像白云一样的一团炁,在空中凝结。 那是真性内观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