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光复。 这是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收复地区中心城市。 这个消息就像是插上了翅膀,一下子传遍了全国。 一时之间,全国军民信心大增,士气高涨。 山城、春城、贵阳、沙城、长安、蓉城、兰州、福州、桂城等地的百姓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敲,燃放鞭炮,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如果从七七事变算起,抗战已进行了两年,如果从九一八算起,抗战已进行了八年。 这么长的时间内,中国军民听到战场上的消息,往往都是丢城失地,中国军队节节败退。 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中国军队收复地区级城市。 这是一个巨大的壮举,一时之间,全国军民兴奋异常,纷纷庆祝。 祝捷的电报如雪片一般飞到皖东抗日军指挥部。 此时的于文志,已将皖东抗日军的指挥部移到了滁州。 这样更有利于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于文志站在原鬼子三十四联队的司令部内,见墙上挂着鬼子的作战地图,鬼子撤退时连地图都没有带走,也没有烧毁,可见鬼子撤离时有多么的狼狈。 于文志的嘴角挂着一抹笑意。 已经八年了,自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靠着自己的能力收复了大中城市。 这绝对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这一战之后,整个中国都将记住皖东抗日军,以及于文志的名字。 而且这一战之后,皖东各地连成一片,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从此以后,自己就能以皖东根据地为依托不断发展壮大,向南可以直取马鞍山,向北可以进攻蚌埠,向西能进攻合肥,向东能威胁沪城和金陵。 可以说,皖东根据地的战略意义十分重要,有了这块根据地在手,自己就可以威胁到敌人统制的中心地区。 于文志坐在了毛利太郎原本坐着的檀木椅上,一旁的谢震霆则为他读着一封封来电。 “第九战区薛长官来电:皖东抗日军光复滁州,大振军心,特发来一万大洋以示慰问!” “第五战区李长官来电:皖东抗日军连战连捷,攻克滁州,皖东尽在我手,此战实为皖省决定性一战,特奖皖东抗日军步枪两千支,大洋十万元,另奖励皖东抗日军司令于文志个人大洋两万。” “军委会来电:皖东抗日军战功卓著,特晋升于文志为中将,所部军费每月增加两万元。” “宋夫人来电:皖东抗日军攻克滁州,实为抗战楷模。” “张少帅来电:滁州光复,望文志再接再厉,为国争光!为东北争气!我以个人名义,奖励皖东抗日军大洋十万元!” “第二战区阎长官来电,欣闻皖东抗日军光复滁州,可喜可贺,望再立新功。” 于文志一笑。 “这个阎老西太过吝啬,老子打了胜仗,别人都是送武器送钱,他倒一毛不拔。” 谢震震说:“来有冯长官、白长官的电报。” 于文志就说:“不用读了。” “咱们这是打了胜仗,全都来凑热闹,要是打了败仗怕是就无人问津了,也就是张少帅和李长官不错,又是给钱又是给武器。” 于文志心中明白,虽说光复滁州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意义,但在军事上来说,远没有上一次歼灭鬼子重炮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