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浅浅呼吸,抬起头朝徐老师轻笑了下。
对方眼里闪过一抹惊艳,友善地向她点点头,没说什么。
陆嘉葭从小被人夸着长大,一双桃花眼尤其漂亮。当她专注地看你时,即使一字不语,也总觉得带着真诚温暖的笑意,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鹅蛋脸、柳叶眉、桃花眼、翘鼻梁、花瓣唇。
陆嘉葭长腿细腰,配着精致姣好的五官,尽管看起来有些清瘦、态度疏离,扑面而来仍是一股青春洋溢的气息。
只是,今天的她穿着简洁的灰色七分袖、黑色长裤和同色运动鞋,沉默地站在这明亮整洁的办公室,竟显得有些寡淡暗沉、毫无活力。
徐老师没忍住,多看了几眼。
她又低头了,看起来过于安静,周身仿佛弥漫着浓浓的孤寂的气息。
那一瞬间给人惊艳的存在感逐渐消散。
大概看错了吧,她刚笑起来没有一丝阴霾。
嗯,这个女孩过于腼腆,与那双美丽的、好似会说话的眼睛不太搭。
可惜了。
“好,不着急,你们先坐这儿。我们慢慢了解下情况。”徐老师指了指一旁的沙发,让她们坐下谈。
……
半小时后。
“孩子的情况,我都记录好了。你们回家等通知吧,大概一周左右,学校方面会电话回复。”徐老师站起来说道。
禾葭想知道大概的结果,不行的话,她们就得另做准备,比如填报离家更近、也是市重点的六中。
“老师,您看孩子进这个班的希望大吗?”
“没啥问题,放心吧。最近来了不少学生和家长,都咨询过这事,目前只有两个比你家孩子的市里排名高。我看啊,今年这50个名额可能还招不满呢。”
“那就好,谢谢老师。我们不打扰了。”禾葭松了口气。
“等一下,还有件事我忘了说。关于这次的福利政策班,我们会把招收的农村生、成绩拔尖的城市生并入高一两个实验班。不过,你们别担心,学校不会公开班里特困生的信息。”徐老师温和地看着她们。
这几天,很多农村家长担心,孩子因种种原因来这里上学后受歧视。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二中领导们也为此开会商量各项规章制度,尽最大努力保护每个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好的,谢谢您。”
“嗯,慢走。”
听了徐老师的话,母女两人脚步轻快地离开。
陆嘉葭来自鹿鸣村,锦阳市清河区一个不起眼的近海小农村。村里人有靠捕鱼为生的,但种地的更多。
父亲陆以诚出事前,陆家在村里不算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
陆父是木工,有十多年的手艺。镇上的大多数人都选择来陆家,找他订做或者修补家具,每年的收益还不错。
家里还经营一间小卖部,货品种类不少。禾葭负责卖货、算账,陆以诚租了一辆小货车每天进货。
生活忙忙碌碌,但有滋有味。
父母开明勤快,女儿聪慧漂亮,小儿子活泼可爱,四口之家在乡下过着幸福温馨的小日子。
陆嘉葭12岁以前,是个一点家务活都不用做、事事不操心的天真小姑娘。
爸爸格外疼她,说是捧在手心怕化了,也不为过。
比起她弟弟的放养模式,陆以诚认为女儿要娇养,得细致入微。
在陆嘉葭的生活、学业方方面面,他都体贴关心、悉心教导。
当然,也因为弟弟还太小。啥都不懂的年纪,跟他讲大道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