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户部尚书那个老油条,如今一心管着户部,这二位皇子要银子做事,他两不得罪,全部都批,哪里还有以前那个吝啬鬼的样子。 礼部和工部向来无人问津。 如今众人的眼睛都盯在了吏部和刑部身上。 前刑部尚书因为安远侯府的事情,最后的下场众人犹记于心,皇上也是如此,故此任命的新任刑部尚书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上任不过几年的时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偏偏皇上还喜欢他这样的。 想到此,吏部尚书忽然觉得六部已经差不多被霍霍完了。 “近几月,朝中的局势越发的紧张了!” 右侍郎听到吏部尚书这般说,心道:“可不是,您赶紧想个办法下定论吧!” 半晌,他道:“今年回京述职的有几人?” 右侍郎想了片刻,规规矩矩的说了出来。 “共六人!” 他又道:“大人,那暹罗何等地方,虽然天高皇帝远,可是那吕宋同高丽的下场,大家都记得啊!” “那些刚做官的读书人哪里有魄力管住那地方。” 刑部尚书沉思道:“你的意思我自然明白。” “前往暹罗的官员自然不能是这些幼鸟的,我得好好选选。”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 右侍郎回头看去,见是府内的官员,他问:“何事,没见到我和尚书大人在商议要事吗!” 官员赶忙将手中的文书呈上,说道:“大人,齐王殿下派人送来了文书!” 二人闻言一愣! 齐王如今在翰林院替皇上处理事务,手都伸到吏部来了? 吏部尚书面色一沉说道:“拿来。” 官员闻言,哎了一声,恭敬的将文书递了上去,随后赶忙离开了。 吏部尚书打开文书,看了许久,随后递给右侍郎。 “你来看看!” 右侍郎接了过来,一目十分,说道:“这,这” 如今京城的那些勋贵门庭大都是指着齐王,他们也知道,只是未曾想他的胆子这么大。 “齐王殿下的胆子也太大了吧,竟然就这般举荐自己的表哥去就任知州。” 吏部尚书道:“勋贵人家的子孙有这个权利。” “他那表哥,平平无奇,读了几年书,若不是伯府出身,花了银子捐了官,否则怕是连个举人都考不上!” 吏部尚书道:“你又能如何?” 右侍郎一噎,面色尴尬。 “太子没动作,齐王倒是来了!”吏部尚书呢喃着。 “齐王咱们是得罪不了的,他的面子自然要给的,只是知州怕是做不了了。” 右侍郎一愣,“大人的意思是通判?” 刑部尚书点头,今日若是不给这个面子,万一将来齐王上位,还不得秋后算账。 他摸了摸自己的脖颈,只觉得压力山大。 “今年要外放出去的官员不少吧!” 右侍郎点头,“是有不少,都是京官。” 刑部尚书嗤笑一声,陈霄这平阳侯倒是让京城不少人做起了白日梦,都想出去做做土皇帝,挣功名了。 “你把那些名册都拿来给我瞧瞧,本官今日要定下此事!” 右侍郎闻言,面色一喜,利落的道:“大人,您等会,下官这就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