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门,小型炮(五斤)二十门。 全舰外层包裹钢铁装甲,长四十米,宽八米,移速快,稳定性好。 完全可以称之为“巡洋舰”。 海军若大规模装载这种战舰,哪怕和郑芝龙和西班牙双方海战都不落下风,甚至战而胜之。 李宏毅当即下令,生产五十艘千吨战舰,准备给海军增加实力,以后海军再也不是基地的短板! 初级火器建造基地,升级为中级火器建造基地,生产的火器火炮威力大大加强。 比如燧发枪,中级火器基地中心比初级生产的威力更强,点火准确率更高,射击速度更快,还不怕下雨。 可以中级火器建造的燧发枪看成是升级版,即燧发枪二代。 除此之外,中级火器建造基地可生产佛郎机大炮、十斤炮、五斤炮,种类更多,生产效率更高。 基地出现新兵种,分别是炮兵、水手、航海员。 陆海军之前也有炮兵,但不是专业的,属于赶鸭子上架,不仅操作不熟练,准确率还很低。 李宏毅记得,宋五多次请求加强炮兵训练,有几次炮兵因操作不当还伤着自己人,甚至发生炸膛。 火炮炸膛可不仅与质量有关,操作不当也会发生炸膛,而且这种事经常发生。 至少在19世纪以前,各国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如今有了专业炮手,以后不用担心炸膛,而且打击敌人会更准更快。 李宏毅非常期待炮兵在下次战场上带来惊喜。 水手和航海员是搭配出现的,若是普通战船,自然不需要水手,海军自己可以驾驭。 不过千吨以上的战舰,就非要水手才行,只有专业水手,才能把战舰威力发生到最大。 其实现在,海军将士操作五百吨战舰都有些吃力,更别说千吨战舰了,水手出现刚好补充这一短板。 航海员是船在大海海中的活地图,指明灯,有了航海员就不用担心触礁和迷路,甚至有几率避开海上恶劣天气,比如海上风暴、雷雨等。 大大降低海军航行的风险,为海军安全保驾护航。 基地中心实力增加,李宏毅不再满足百万人口,当即生产三百万农民,暴兵到十万! 基地中心:(州级,可移动) 人口:400万。 军队:103000。 陆军:一军(一师、二师、野战师)、警卫师。 一师、二师都是两万人,野战师、警卫师都是一万五千人,共计七万。 军长宋五,一师师长江大刀,二师师长赵四,野战师长王彪,警卫师长张祷。 海军:一军(一师,二师),共三万人。 林涛军长兼任一师师长,二师师长杨铭。 一师拥有东海舰队,拥有千吨战舰十五艘(还在建造)、五百吨战舰一百艘、三百吨战船五百艘,人数一万五千人。 二师拥有南海舰队,配置与一师一样。 仓库: 粮食百万吨、鱼类五十万吨(日进百万斤)、燧发枪五十万支,子弹千万,小型火炮一千门,炮弹十万枚。 此时,基地实力大变样,李宏毅消耗粮食一百万吨加五十万吨鱼干,生产三百万人口。 李宏毅一声生产,基地中心各处农民暴增,各地突然出现许多农庄和农民,完美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