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嘉靖借助“大礼仪之争”,直接把首辅杨廷和搬到,将皇帝大权掌握在手里。 后期嘉靖更是二十五年不上朝,但中央权利依旧被其牢牢掌握。 严嵩和徐阶等人,被嘉靖拿捏的死死,根本翻不了浪花。 严嵩权倾大明二十载,嘉靖说抄家就抄家,说灭门就灭门。 咋一看,嘉靖很牛逼,很威风,但他改变了大明政体框架了吗? 别说嘉靖前期不想作为,否则也不会支持夏言整肃边军,收复河套的提议了。 结果呢? 夏言被严嵩诬告,坐罪处死,收复河套一事不了了之。 这事表面上看,是严嵩斗倒夏言,实际上是文官集团对皇权施压。 最终文官集团获胜。 单独某一文官,肯定不是皇权对手,但当皇帝想要做一件事,或者说侵害文官集团利益,皇帝才会知道啥叫力量! 要知道,嘉靖可是被刺杀过,而且是宫女! 嘉靖十年,也发生过东宫失火,这一切都是偶然? 扯犊子呢! 崇祯此时就面临同样情况,想增加皇权,训练强军,整顿京营。 人选崇祯都选好了,就是李邦华。 崇祯二年李邦华整顿过京营,但掣肘太多,最后不了了之。 此时,崇祯感到危机,想再次整顿京营,借题发挥,用衍圣公这事,来打击文官,达到目的。 可惜崇祯选的角度不好(打击范围太广),时机也不对(刚下罪己诏),被百官无情否决。 崇祯很生气,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尤其是心腹杨嗣昌带头反对,更让崇祯不满,还有温体仁,也让崇祯怒极。 对此,杨嗣昌和温体仁无奈,别管如何内斗,文官治国的底线不能丢! 两人都知道,有些东西,一旦给了出去,想要收回来就难了。 对于文官来说,“垂拱而治”“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翻译过来就是,权利给文官、贪财让文官、不得骂文官、接受文官批评,皇帝最好啥都不干,好事文官来,骂名皇帝背!! 这样的皇帝最好了! 嗯,之前崇祯及格了,虽然不如万历,但也好糊弄。 如今崇祯想掌军权? 想屁吃呢! 只要你敢抢,你就是昏君! 文官说的!! 这就是文官尿性,他娘的,杀光最好!! 湖广,长沙。 吉王现在没心情管外面议论,更不想知道曲阜孔家是不是蒙古血脉,孔子后裔。 吉王只想活命! 这些日子,吉王经常心神不宁,稍有风吹草动,就吓得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 尤其听到叛军攻破南京,杀光十万官绅,钱谦益魏国公等人更被凌迟处死,吉王吓得肝胆俱裂,直接吓哭了! 吉王找到长沙知府,嚎啕大哭。 “这可如何是好啊!哎哟喂,本王的老天爷啊!叛军快打过来了!知府大人,您快想个办法啊!” “若是叛军打进城来,咱们都活不了啊!” 长沙知府脸色铁青,又气又怕,气的是吉王这个废物,关键时刻只知道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