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安南可以复国的错觉! 李宏毅交代完,给胡忠留下三万大军,率领剩下大军,踏上回国路程。 南直隶,江阴。 阎应元刚从杨教师家里出来,就碰到自己同窗好友马维。 只见马维兴冲冲走来,喊道:“皕亨,事情你听说了吗?” “听说啥?”阎应元满脸疑惑,这些日子,为了科考,他一直在认真学习。 大乾科考又不像大明,只考四书五经,涉及知识非常多,不管是算术和地理,想要学好,都要花费大量时间。 阎应元忙的不可开交了,那有时间关心其他。 “朝廷攻打安南安南啊,你没听说吗?”马维激动无比道。 阎应元点头道:“这个知道,不是一个多月前就攻打了吗?怎么说起这个?” 哪怕阎应元再废寝忘食,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攻打安南这种大事,也有所耳闻。 马维惊讶道:“你不知道吗?朝廷已经占领安南了,陛下即将回国,下月初就举行科举!” “这么快?太不可思议了!”阎应元听完,满脸震惊道。 其实年初,朝廷攻打安南,江南士子都不赞同,只是大乾与大明不同,不许士子随便议政。 并非阻塞言路,而是朝廷奉行,士子所言所行,都要担负责任。 有福建张溥等士子,游行被朝廷枪杀,首犯凌迟的下场,使江南士子不敢妄言。 至少大乾境内的读书人,不敢乱议国政,因此无人上书劝阻。 后面这些人发现,朝廷攻打安南,没有影响春耕和民生,也就听之任之,任由朝廷攻打。 如今朝廷这么快占领安南,覆灭南北朝,着实让阎应元吃惊。 “是啊,朝廷太强大了!”马维感叹道:“这些日子,才发现朝廷不仅军事强大,民生经济也超过大明不止一筹。” “别的不说,光是粮食这块,朝廷就彻底超过大明,我记得三叔家被分到五十亩地,税收低至两成,种植粮食种类多,收获还好。” “如今百姓,可以种植水稻、土豆、番薯,春夏四季,可根据农作物不同适应性,分地点和时间种植,收获最多粮食。” “如此一来,朝廷治下,只要百姓不是太懒,就绝对可以安稳活下去。” “没错!”阎应元点头道:“我还听说,朝廷要发展啥工业,把衣食住行等产业工业化,向外输出产品,掠夺他国资源和金钱,近一步增强国力!” “是有这个!”马维附和道:“如今江南各处,大兴建厂,朝廷给予各种优惠,扶持工商业,还给民间低息贷款。” “种种措施之下,朝廷治下,富饶繁荣,尤其是南京城外,一些工人收入,比农民种田一年还多!” “许多年轻百姓,为了利润,两头下注,纷纷来到城市,进入工厂谋生。” “这或许是朝廷的布局。”阎应元目光闪动道。 马维不解问道:“此言何意?” 他虽然能看出工商的好处,但只能肤浅见识,并未往深处想。 阎应元解释道:“朝廷有一句话说的好,集中力量办大事!” “根据时间地图,天下土地是定数,哪怕朝廷再厉害,也不可能把所有地方都占领。” “当战争无法获得好处时,就会减少战争,土地资源是朝廷发动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