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看报纸,喝茶聊天,畅谈家国大事,挥斥方遒,成了百姓日常部分。 尤其是南京城附近百姓,天子脚下,你若是不知道点新鲜事物,都不好意思称京城人士! 百姓聊天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变到家国大事,无疑是巨大进步。 这不仅代表南京城附近百姓,经济水平提高,还有见识和归属感提高。 虽然这只是部分百姓,但也是大乾欣欣向荣的开始。 徐州。 孟昭业皱眉道:“你说杨嗣昌带着二十五万大军,赶往兖州,要攻打徐州?” “将军,属下绝没探错!”军情人员恭敬回道:“杨嗣昌二十五万大军,一路上浩浩荡荡,根本瞒不住人,或者说没打算瞒人!” 孟昭业闻言,脸色难看,冷哼道:“哼!杨嗣昌以为皇上还在安南,才发兵攻打,想捡个便宜!” “这是把本伯当软柿子捏吗?” 军情人员沉默,从军队数量来看,杨嗣昌二十五万大军对比徐州五万大军,五比一完胜。 但从战斗力来看,杨嗣昌手中大军,除了祖大寿和左良玉手中的十万大军,有些战斗力,其余像刘泽清和王朴的军队,简直不值一提! 而且杨嗣昌手中十万兵马,还是新军,没上过战场,没见过血,如何是大乾军对手? 当然,孟昭业也没干小觑敌人,毕竟是二十五万大军,哪怕战斗力再不堪,也不能轻敌。 再者,徐州和兖州交界线极大,若是杨嗣昌不当人子,派兵进来劫掠,也是巨大麻烦。 孟昭业眼睛一转,说道:“陛下刚征战归来,应该不愿发起大战!” “想办法把安南覆灭,陛下归来的消息传扬出去,越快越好!” “本伯就不相信,杨嗣昌收到消息,还敢攻打徐州!” “是,将军!” 经过大乾军有意宣扬,朝廷占领安南,南朝覆灭,阮主败逃的消息,很快传遍大明。 兖州府,兖州城。 杨嗣昌刚达到这里,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听到一个吃惊的消息。 “什么?叛贼已占领安南,阮主逃跑?速度这么快?!!” 洪承畴刚收到消息时,亦是满脸不可置信,见到杨嗣昌逼问,只好苦涩点头! 叛贼这么快占领安南,尤其是十万大军回返,现在若是攻打徐州,可能要吃大亏。 杨嗣昌已不想去骂阮主这个蠢货,反而头疼道:“九亨,叛贼十万大军回返,这可如何是好啊?” 洪承畴沉默,二十五大军来到兖州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若是杨嗣昌一战而回,恐怕会引来崇祯愤怒,说不定被锦衣卫抓走都不奇怪。 但若是狠心攻打徐州,朝廷实力又不足。 本来官兵战斗力就不如叛贼,对方还是据城而守,想要凭借手中二十五万大军,去攻打兵精粮足,火力强大的徐州城,无疑是痴人说梦。 杨嗣昌若真敢这样做,祖大寿等将领也不会同意,因为这是让官兵去送死。 今大明财政艰难,杨嗣昌手中的二十五大军,已是官兵绝大部分力量,若是全部损失于徐州城下,后果不敢想象! 洪承畴试探道:“杨阁老,要不我们派小股骑兵,前往徐州府劫掠,即能给叛贼造成损失,还能补充钱粮。” “那有这么容易!”杨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