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大军,实力极强,不比李自成差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刘宗敏对李自成称帝,心有不满。 原因很简单,刘宗敏认为,李自成称帝自己地位下降了! 先前起义时,李自成实力最强,是义军首领,带头大哥,号称闯王。 但刘宗敏地位并不低,隐隐与李自成平起平坐,大家没有高低贵贱。 现在李自成当了皇上,理论上是天下间最尊贵的人,刘宗敏等人,就要奉他为主,见面也要磕头,伏低做小。 如此一来,刘宗敏等人怎没怨言? 哪怕李自成封刘宗敏汝侯,其他义军头领皆有封赏,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李自成威望虽高,但他建立的大顺有三个致命缺点。 其一,李自成无嗣。 这就很要命了! 在古代,无后是非常严重的事,特别是李自成这种,一方势力之主,都称帝立国了,居然没有子嗣! 这他娘的不是开玩笑吗? 说句难听的,万一某天李自成驾崩,大顺朝的基业,谁来继承? 怕是分分钟分崩离析! 指望其义子? 义子血脉不足,威望不够啊! 偌大朝廷,连太子都没有,不得不说,这是李自成的失败! 其二,麾下势力太杂,军权分散! 这对于一方势力来说,也极其致命! 刘宗敏等将领,拉帮结派,手中拥有大量兵权,隐隐与李自成抗衡。 这种情况,他娘的是皇朝?是官府? 连基本制度和权力中枢都没有! 不过是一群盗匪过家家! 不值一提!! 其三,没有根基! 或者说大顺朝,没有得利阶级,底层民众的支持! 历史上,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迅速膨胀,短短几年,席卷天下,打进北京城,覆灭大明,登基称帝。 看似风光无限,但李自成根基极为脆弱,内无绝对核心,争权夺利,外无稳固根基,地主世家离心。 那个时候,李自成的收入,一是来自劫掠,攻破城池,强夺地主世家粮食,二是拷饷百官,直接把天下拷没了! 说白了,李自成的口号就有问题! “均田免粮”起义时固然是神器,但你夺取天下之后呢? 咋办? 不可能不治理吧? 坐江山往往比打江山难! 治理比破坏难! 李自成等人没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牛金星几人明白这个道理时,已经晚了! 当时,李自成当上了皇帝, 从龙之功拿啥赏? 封官许愿? 不够! 必须要实打实的金银! 于是,才拷饷出了七千万白银,然后李自成山海关一败,百万大军,灰飞烟灭! 李自成若是不急着打进北京城,或者换个口号,重视人才,重视治理,也许历史真会发生变化! 牛金星听见李自成询问,回道:“陛下,汝侯正在巡视军营!” 这其实是往汝侯刘宗敏脸上贴金,刘宗敏是啥人,李自成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