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下身子,好好欣赏这个来之不易的大货。 在秦兽的指引下,柳软儿从上到下,看了个明明白白。 此时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人参芦头上的艼,毛毛的一大团,像老头的白胡子一样杂乱密集。 参体的纹路,整体呈现黄褐色,参皮紧实,光滑不粗糙。 尤其是主根布满密集的螺旋状横纹,这可是野山参独有的纹路,参把头都叫它“膀头纹”。 再往下看,就是人参的根须了。 这颗大棒槌,须条长且清晰,上面密密麻麻,长满了小圆疙瘩。 可不要小瞧了这些小疙瘩,它可是弥足珍贵,被挖参人称为“珍珠顶”。 欣赏完,秦兽不由得赞叹,“这颗棒槌从芦、艼、体、纹、到须都是上乘之品,我跟着爷爷赶山这些年,在迷魂铃还没见过如此成色的好宝贝,想不到今日有幸遇到了。” 虽然似懂非懂,但秦兽说好,那一定错不了,柳软儿立刻提醒道,“既然这么好,还愣着干什么,快挖出来啊”。 柳软儿心里清楚,这么好的宝贝,可不敢有什么闪失,必须马上攥在手心里。 “别急,还有一件事要办,你先去找三块石头,再采些野果来。”秦兽吩咐道。 “好。”虽然不知道要石头有什么用,既然秦兽交代了,柳软儿不敢怠慢,立刻在周围搜集起石头来。 不多时,柳软儿就用衣服兜着石头送到了秦兽面前。 毕竟在迷魂铃,满山都是石头,随手捡几块,还是很容易办到的。 放下石头,柳软儿又去陡峭的密林深处,摘了不少糖李子和山葡萄,这个地方野果奇多,一般人发现不了,只有她跟秦兽知道。 准备完毕,只见秦兽“噗通”一声跪在了参坑前,郑重地拿起石头,左右各放置了一块,然后把第三块搭在了其余两块的上面。 搭好的石头,像一个简单的祭台。 秦兽又把采到的野果,恭恭敬敬地摆放在第三块石头上。 做完这一些,他嘴里念念有词,“孙良祖师爷在上,承蒙关照,弟子秦兽今日抬得二十年一遇的大棒槌,特此叩谢。” 说完,秦兽又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很显然,这是参把头祭山的仪式。 见秦兽如此虔诚,柳软儿也跟着跪下,认认真真对着“祭台”磕起头来。 “抬棒槌。”随着一声吆喝,秦兽果断地将野山参从坑里起了出来。 要说他抬棒槌的技法真不是吹得,别说弄坏人参一根一须了,参体不仅完好无坏,竟然连半点泥土都没带出来。 “好家伙,果然是大货。”掂在手里,沉甸甸的,他凭经验约莫估计了一下,这颗参七两只多不少。 这还是柳软儿头一次见到抬棒槌,还弄了个这么大的,她自然难掩喜悦,“太好了,秦兽,这么大一个棒槌,咱们可不敢就这么拿回去,快用你的衣服包起来,免得被人看到。” 如此宝贝,这么大摇大摆的带下山,肯定不妥。 不说被赶山的碰到了眼热,就是旁人撞见,也会起歪心思。 毕竟跟了爷爷秦三风这么多年,秦兽做事一向谨慎,颇有些少年老成的意味。 “包是肯定要包的,可是...”秦兽话说到一半,又咽了回去。 “可是什么,你快说啊,就烦你这种说到一半突然停下来的人,能把人急死。”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