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你的登山绳剪断。
其实放到几十年后,没人会在乎这种事,大作家不用吃饭的吗?不用打点关系的吗?他能写出好看的小说,你愿意看就看,不愿意不看,多简单啊。
但现在不行,作家和诗人都自带光环,只要带上光环,哪怕是被动的,你也必须主动完成向圣人的进化。
一旦进化不成功,那等着你的就是跌落神坛,你的书写的再好也没用,脏了。
宁夏此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陆青芽正在劝她参加同乡会,“你都多久没来了,虽然大家没说什么,但时间久了,肯定会有人以为你瞧不起人,不稀得搭理他们呢。”
“行行行,这周我就去好不好。”宁夏苦笑,只能跟肖晨说一声,让他帮忙给肖教授请假。
“那感情好,我让江晚带吉他过来,咱们办个歌会。”
宁夏回来的时候,顺便把全宿舍的信都带了回来,一封封扔到他们的床上,跟陆青芽说话间,拆开自己这一封。
小姨的信每月一封,从不间断,这一次是写信告诉她,刚参加完方琴女儿的满月酒,她的姐姐姐夫,也就是宁夏的亲爹亲妈,脸拉的比驴都长。
不过方琴有娘家撑腰,叔叔方师傅,弟弟方虎都在厂里上班,尤其是那个方虎,听说是个好狠斗勇的能手,在宁家商量不要这个女儿的时候,就上门威胁过,一拳把宁秋的房门打出一个窟窿,吓得宁家人一句话不敢多说。
“虽然看不惯方家的行事,但想到他们连自己的亲孙女都不想要,就觉得方家人干的也挺好。你乡下的奶奶过来了,说要把重孙女接到乡下去养,免得耽误孙媳妇给她生重孙子。方家人和宁家人,在满月酒上,差点打起来。”
方家自己也是重男轻女的人家,此时给女儿撑腰,不是多看重这个女儿和外孙女,只是在秀肌肉,增加方琴的份量。
宁夏也就是看个乐子,回信告诉小姨,狗咬狗一嘴毛,你切切记得站干岸。
每封信小姨必会提及宁家的现状,宁夏知道,她是出于紧张,害怕他们去学校举报,无论什么原因,父母举报子女,九成九的人都会站在父母这一边,不问原由的指责是子女的错。
所以小姨总是格外关注他们的事,发现他们有一堆麻烦,就会特别开心,因为意味着,他们暂时没精力去找宁夏的麻烦。
小姨并不知道,宁夏一点也不害怕宁家人的举报,但她很享受小姨对她的关心,字里行间没有一个字写着爱,却充满了爱。
“我在学校很好,同学和老师都对我很好,还认识了很多同乡,对了,有个老乡的亲戚是咱们厂的叫李德成,不知道小姨认不认识。”
“英子换了工作,但在工作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习,她还很年轻,只要学到真本事,不愁换一份更好的工作。我知道英子很想家,也很想父母和弟弟妹妹,但她可能觉得,没混出个人样来,不好意思写信回家。虽然失去厂里的工作有些可惜,但她在平京没有虚度时光,是认认真真在做事。”
宁夏写了很多英子的情况,她知道英子和父母互相在赌气,都不肯先和对方联系。但当父母的怎么可能不想知道女儿的情况,写这些告诉小姨,就是知道,小姨肯定会把英子的事转告给她的父母。
时间慢慢往前走,宁夏发现,自从自己参加过彩排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向自己的目光起了莫名的变化。她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简单理解为对自己写了一首新歌的惊讶?又实在不太像。
但不等她弄明白,已到了同乡会聚会的日子。她没参加的那几次聚会,也有在别的学校聚会的,但这次因为她要参加,又定在了平京大学。
当有消息说江晚带着吉他到了的时候,参加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