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活呢,你去要赔偿,那就等于是要人的命。
“你三叔家里两个孩子,大点的是个女孩,孙爷爷说就留在家里,他来养。等到了年纪在当地找个好人家,有两个堂伯,一家子的堂兄弟,怎么也不可能让人欺负了。”
“就是这个小的不好安排,两个堂伯自己家也是一堆孩子,孙爷爷自己带吧,就怕孩子没长成人,他先走了。要是个女孩,也就是一副嫁妆的事,但是男孩成人了,光结婚这一头,就是个大开销。他思来想去,写信过来问我们的想法。”
小姨也是叹气,“这种情况,还能有什么想法,都是亲戚,我们的条件好一点,我也年轻一点,帮着把孩子拉扯大,就当是替你姨夫积德行善了。”
宁夏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亲戚这个时候都不帮忙,那还算什么亲戚。
那边的意思其实就是把孩子过继给他们家,也省得他们觉得,是替别人养孩子。
“过继不过继的,我不在乎这些,孩子有自己的父母,硬要让他改认别人,指不定心里怎么别扭。有良心的,不过继以后也知道孝顺我,没良心的,过继了他不孝顺,还真去告他不成。”
宁夏轻轻抱了抱小姨,“那是小姨的觉悟高,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别人孝不孝顺没关系,我以后肯定管你。”
小姨便笑,刮了她的鼻子一下,“好,我以后就指望你了。”
果崽是外号,大名叫孙有成,已经转学到厂办小学读二年级,至于考试成绩那叫一塌糊涂。
小姨看着他的成绩单着急上火,孙婆婆却觉得无所谓,家里有宁夏一个大学生就够了。真学宁夏也考个大学,那家里不是一个孩子都没有了。
成绩好不好的,读几年书到了年纪接班进厂里上班,就在跟前,多好啊。
一大早起来,宁夏刚舒展一下筋骨,准备看看果崽的学习进度,帮他补补课,结果就听到有人敲门。小孩子腿脚快,蹿出去打开门,就见一个老太太,拄着拐进来,小拐杖点在地上,腾腾作响。
宁夏一见,连连冷笑几声,虽然好多年没见,但宁家老太太的音容笑貌,她怎么可能忘掉呢?
下乡前夜,这老太太还连夜赶来机械厂,让儿子想办法,把孙女下放回老家,理由是可以照顾一二,省得她小小年纪干不了农活受罪。
事实上怎么想的,宁夏心里门清儿。
不就是看她是个女孩,又长成人,可以嫁人了吗?到了乡下,她顶着奶奶的名头,安排自己孙女的亲事,简直合情合理。不管挑个什么样的人,宁夏都无法反抗,到那时候可以说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再说了,就算消息送到宁家,父母难道会救她?
幸好当时下放的地点是政府安排的,他们没能力插手,宁夏这才逃过一劫。
她刚出版第一本小说的时候,老太太知道有两千块的稿费,就已经来过一趟,谁知被厂里领导警告,宁爸只好把她送了回去。
这一次,又是什么情况,让她觉得有机会来自己面前耍威风呢?
老太太眯起眼看向宁夏,看到她一脸不在乎的表情,甚至还带着嘲讽微微抽起的嘴角,心里越发气得厉害。一个女孩子赚到钱,竟然不交给家里,还有没有王法了。
儿子一家因为她受了重创,孙媳妇还丢了工作,孙子只能去干最辛苦的活,这一切都是她造成的。
好在孙婆婆也终于想明白了,过继就得过继个儿子,要个女孩有没什么,现在孙家有了男孩儿,哪里还有她的立足之地,正好让她滚回去。回去之前还得问清楚,钱交没交给孙家,要是交了,她可得要回来。
“还死皮赖脸赖在别人家干什么,赶紧跟我回去。”老太太用拐杖敲击着地面,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