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的礼房协管祭祀,为严夫子出面治丧倒也适合,由于是官方出面,即使有人觊觎秦氏的家产,也不敢当着衙门典吏的面胡乱闹腾。 张二婶故意卖了个关子:“嫂子猜猜看,治丧的事最后落到了谁的手里?” 周氏摇着头:“我猜不出来。” “不是外人。” “到底是谁?” 张二婶咧嘴一笑:“听说礼房的经承大人事忙,就把治丧摊给了你弟弟周大水。” 经承属于领导阶层,给绝户治丧这种没油水的事自然懒得理会,丢给下属才是正解,周二舅作为其属下,替领导分忧更是理所当然。 周氏得意道:“大水是读过书的人,婚丧礼仪这些事是难不住他的。” “错了,还真给难住了!昨天时出殡闹出了大笑话,周大水都气得骂人了。” “为何?” “还件事有点奇怪……”张二婶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开始娓娓道来。 原来,在昨天出殡时,严夫子躺得那副棺材竟然散架了。 ……现场哭笑交加。 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影响力可想而知。 问题出了,只能去寻找原因,周大水查验发现,那副棺材粗制滥造做工有问题,不仅拼接处没有合口,就连木榫都全部脱落掉了,所以才出了问题。 秦氏称,这棺材是由钱掌柜一手打造,花去了她五两银子,他应该给个说法才是。 后来又有乡亲们说,这副棺材就是齐家当初退回去的那副,齐家娘子还写了欠契。 一副棺材,两个买主,这就成了一货二主了。 生意还能这么做? 据棺材店里的伙计们讲,钱掌柜有着自己的想法,原计划先卖给秦氏,回头再给齐家补打一副,这样一来,他就卖出了两副棺材。 很明显,钱掌柜被利益熏了心,想出了损招。乡亲们都骂:无耻奸商,算计了死人还要算计活人。 秦氏听到后非常生气,指着钱掌柜的鼻子破口大骂,于是双方争执了起来。 周大水处于从安全上的考量,直接请来了县衙里刑房的同僚,让他们过来维持秩序。 刑房里是什么德行的人?那可是下乡后连凶狗都不敢乱叫的人,他们一到,风波很快就平息了。 而后,钱掌柜不仅免费修复了那副棺材,还给秦氏做出了赔礼道歉。 面对群众的质疑,钱掌柜指天发誓,他一定痛改前非,再也不会粗制滥造了。 据说,这席话他本是不愿意说的,是刑房的人握着杀威棒晓之以理,他才恍然大悟讲出来的。 痛改前非是什么意思?莫非他之前卖出的棺材都有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就不好验证了,老祖宗们都已经入土为安了,难不成挖出来看看? 这种大不敬的事自然无人去做,也就心里想想罢了。但是,想多了就变成阴影了。 于是,钱掌柜臭名昭著了。 齐誉若有所思…… 意外吗?巧合吗?二舅一掺和就出了幺蛾子?娘子先见过二舅,后面又主动找到秦氏,这其中有什么联系吗? 言犹未尽的李二婶离开后,已经接近了正午,再不做午饭日头就要偏西了。 齐誉看着娘子,会心一笑,把赚到的余钱交给她后,就准备洗菜做饭去了。 看着塞在手里的钱袋子,柳荃先是一怔,而后就欣慰地笑了。 看着娘子的微笑,齐誉的心里就不是滋味。记得她刚过门那会儿,不仅体态丰腴,气色上也非常的红润,谁见了不赞她是个俏媳妇?这才过去了半年,十分姿色就只剩下了六分,想想就觉得心疼。 保养女人是要花钱的,这句话不仅在前世属于真理,在古代也同样适用。 要想老婆模样好,银子滋润才不老。 齐誉悠闲地切着肉丝,嘴角挂着自嗨的微笑。 忽然,大门外传来一阵喧嚷……。 一听就是熟人的感觉。 钱掌柜的声音最先响起:“齐家娘子,看你办得好事!” “呵呵,是钱掌柜来了呀,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 “还装蒜?”钱掌柜冷笑了两声,:“我已经打听过了,那个给秦氏出谋划策的明白人就是你。” “什么明白人,我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柳荃平心静气地说道。 “你以吊唁为借口找到秦氏,又撺掇她不找丧主,顺势把这事推给县衙的礼房,然后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