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司召了我爹爹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让我好好在家待着,不要出门胡逛,我是软磨硬泡,求了我娘三天,她才肯放我出门,还说申时前一定要回家,哎呀,真是的,京城来人跟我出不出门有什么关系嘛,又不是查我。。。。。。”
看来朱琳所说的京城来人就是章老太太口中的监察御史。
说起这个,章岚就不得不佩服章老太太了。章老太太平常虽不理章府内务,却时时留心朝中时事,定期让人去买抄邸报,像读新闻一样。不仅如此,她还时常与儿媳妇温氏讨论,讨论时也不刻意避着孙子孙女。她认为,男子将来进学为官,政治要事固然不可不知;女子出嫁为妇,田产投资,出门交际,对朝中政治方向也要略知一二,才能掌握分寸,更好地发挥作为贤内助的作用,妻贤夫祸少,家族才能走得更长远。
近来章老太太眼神越发不济,每每最新一期邸报或来往书信送到,她都让章岚念给她听。若碰上章柘下课来请安,甚至还让章柘代笔书写回信。
因此章岚也开始对朝事了解一二。
往年也有钦差巡检,只要不是官场上的政敌死对头,一般都是走走流程,查看查看近一二年的赋税田亩人口账簿,抽查几个官员的吏治成绩,大概过得去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地给朝廷报个四平八稳的汇报折子就完了。毕竟都是在官场上混久的“官油子”,“辛苦费”收足了,与人方便的同时于己有利,“两袖清风”的名号又不能当饭吃,能多交个朋友,哪个二货愿意干得罪人的傻事?又不是不想在官场混了。
不过往年极少有下面县级知府召到杭州去的,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位钦差自到埠后连浙江布政司设的接风宴都没去,甚至没住到布政司特地给他腾出来的官邸,在城西包了个二进小院就住了进去。除了每日到布政司衙门查看资料,查问官员,本省官员的宴请应酬是一概不去。一副真的是要把军粮舞弊案查个底朝天的公正严明样子。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整个浙江官场人人自危。
朱家在京城有消息路子,大约是感知到了什么。朱太太应该也是受了朱知府的叮嘱才这样约束门户。答应朱琳出门到章府,估计也是想着透个风给章府。章府虽没人在本籍本地做官,但章府产业众多,商场与官场自古脱不了关系,官场风向有异,商场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不过章岚并不打算和朱琳说这些。她看得出来,朱太太疼爱这个掌上明珠,把她保护得很好,并不想让她了解这些。每每看到这位少女无忧无虑地活得热烈明丽,能让人觉得像秋阳照在身上一样温暖美好。
二人只喝茶赏菊吃点心,又进屋看章岚写的字。
未时过半,翠环就催着朱琳回家。
朱琳还不肯走,但母命难违,只能恋恋不舍地拉着章岚说:“岚姐姐,你下次来我家,看其他的菊花,好看着呢,我娘还让人做了菊花饼,可好吃呢,你一定要来啊。。。。。。”
“好,下次一定去吃你家的菊花饼。”
临出门,温氏来了。
“琳丫头,这么快就要走了?也不留下来吃晚饭?”
“章姨母,我也想来着,可是我娘非让我申时前回家,”朱琳说着嘴就嘟起来了,
“既然是你娘这么说了,那章姨母就不留你了,下次你来,我再让厨房做你最爱吃的炸鱼儿,”温氏笑眯眯地看着朱琳,
朱琳一下子又高兴起来了,“嗯,谢谢章姨母,你家厨子做的炸鱼儿最好吃了。。。。。。”
“琳丫头,你送了岚姐姐这么珍贵的菊花,姨母也没什么回礼的,前几天庄子上送了些藕来,吃着还行,你带点回去给你娘尝尝,”说着就让人搬了两筐藕上来,揭开上头盖着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