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解子元是元朝官吏。 父亲解开二魁胄监,五知贡举,却是不想当官,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 有一个兄长名为解纶,任中亦官御史。 家世还是十分干净的。 “他的能力应该是够了,但还需要考察一番,我再了解一下。”朱标斟酌着说道。 “那行吧,反正我是不管了。”陆渊十分干脆地说道。 朱标神色一滞:“陆先生,你那不能不管啊,这下期的报纸怎么办?还有那科学实验可不能断更了。” “放心吧,下期的报纸已经差不多截稿了,而科学实验我会隔一段时间将内容发到报社的。”陆渊道。 “那就好。今日还有事,那边告辞了。” 朱标走了,还硬是把解缙拉走了。 陆渊却是思索起来,这水泥的问题到底出自哪里。 其中不外乎几个原因。 水泥的配比不对,但陆渊首先便排除了这个原因。 那便是水泥本身质量不够了。 这就麻烦了! 陆渊围着高窑转了一圈,便是发现了问题。 这高窑的温度不够,现代水泥的烧制,需要1500度的高温,而且需要保持温度到足够的时间,这个高窑显然无法达到。 陆渊想起之前宝钞提举司的几个老匠人,那窑烧得是真的好,又密封,又结识。 陆渊便让人将其请来,准备在这里建几座高窑,用以烧制水泥。 但他看到那驴子和石磨又是皱起眉头。 现代工业制作水泥都是用大型的球磨机加风选来实现粉末化。熟料、辅料矿渣都需要加工成极细的粉末。 陆渊现在虽然用石磨加人工筛选,勉强能用,但那效率上面根本无法满足陆渊的要求。 就这速度,想要给京城修城墙都难,又如何实现全国建设快车道! 陆渊又觉得应该将水泥工厂建在河边,再建设水力磨坊,用水力代替牲畜。 只是这样一来,他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千头万绪,一下子让他脑袋发闷。 “不行!在现代就打工,穿越了怎么还继续打工!” “老子要摸鱼!”陆渊发出这样的感慨。 于是,他直接去了梅妍楼,重温秋棠柔软的怀抱。 三月廿三,今日无事,勾栏听曲。 三月廿四,无事,勾栏听曲。 三月廿五,勾栏听曲。 三月廿七,陆渊怀抱着秋棠那光滑洁白的娇躯,心中暗忖,陆淮之啊陆淮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 三月廿八。我的意志力还是比较强的,没有堕落在秋棠的温柔乡之中。 陆渊揉着后腰,如此想着。 昨日,第四版的报纸也是如期发布了。 ?年仅十六的解缙便是坐上了主编之位。 陆渊翻看着报纸,这解缙果然干的不错。 第四版的报纸翻完,马车也在西山停下了。 “陆大人,高窑已经建好了,你可以查验一下。”几个老工匠一见到他,便是喊道。 高窑是以青砖搭建,内里涂抹灰浆。老工匠的手艺很好,搭建的十分平整。 “陆先生!” 陆渊正观察着高窑,便听到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 “大绅,你不在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