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教这些人当中的女眷学习粤绣,阮欣月和阮母就觉得粤绣是他们阮家的看家本领,他们家的下人不能对粤绣一窍不通,不然以后这些人用起来不顺手。 方慧绣的是岭南荔枝手帕,铺针铺得匀称光滑,但是打籽针打出来的籽松垮,摸上去没有颗粒的感觉。 “你这打籽针下针时线要短,下针时一定要将另一头的线绷紧,特别是两针之间的间隔,左手拉线,右手下针,等左手感到线上传来的力气时才能放手,这样出来的效果会更好。”阮欣月将自己打籽针的诀窍交给方慧。 方慧看着手帕上自家小姐示范的那几针和自己之前绣的几针,差太多了,不禁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好的,小姐!我等下试试。夫人刚刚过来说过小姐醒了就让到前厅吃饭。” “好。多绣多感悟,刺绣也是要自己去悟的,而且每个人能绣的事物不一样,就像我娘,她绣孔雀开屏就绣得非常出色,迄今为止没有哪个绣娘能越得过她去,但是她绣其它题材的话说不上出挑,马马虎虎吧。”阮欣月给方慧举了个她娘的例子后就打算去吃饭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该教的都教了,该说的都说了,能学到什么程度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小姐,我会努力的。”方慧也是见过阮母闲暇时绣孔雀开屏的,那绣出来的结果的确让人震撼。 还剩下的近十天的春节假,阮欣月也没闲着。 粤绣楼和粤绣小店全体上下放春节长假没错,可是粤绣画坊的绣画预定是接了的,而绣画本就只有阮欣月一个人能绣,所以这个月的二十幅绣画又压在阮欣月身上, 由于孔雀开屏经过长宁公主的茶会后名气在外,这个月的粤绣预定里就有一半多的预定都是孔雀开屏。 阮母看着自己女儿刚赶完民间祭祀品,又埋头去赶绣画,很想分担下女儿肩上的胆子。 她觉得自己在孔雀开屏题材上绣得不错,就问阮欣月:“月儿,关于孔雀开屏题材,你看还有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娘的水平提升到绣画的水平?提升上去后,娘可以将这一个题材的绣画任务分担下。” 阮母自知自己在粤绣上的天赋比不得女儿,要像女儿那样在粤绣题材上全面开花根本不可能,她就在孔雀开屏这个题材上深耕,且绣技绣艺已经趋于成熟。 阮欣月很清楚阮母短板在哪里:“娘,你构图不够稳定,有时候构图比例会失衡,这在衣物上可能不太明显,但在绣画上一眼就能看出来。” 阮母就构图水平达不到观赏绣的要求。 阮欣月曾从粤绣空间里拿了一支气消笔给阮母,让其尝试将孔雀图案画在棉帛上。 但对阮母来说,拿笔比拿针更难,没学过美术的她画出来的孔雀开屏比她绣出来的孔雀开屏差太多。 阮母也是知道自己这方面的短板:“月儿,可还有其它构图方法?” 阮欣月思索良久后,觉得最原始的方法可能会是最适合阮母的:“娘,我们今天可以试下另一个方法。” 阮欣月将自己已经绣好的孔雀开屏当底稿,在铺上白绸底料,上卷棚,然后指点着阮母用针将孔雀开屏的中孔雀的头、颈、身,开屏了的羽毛用针勾勒出比例和结构,再用绣线将绣画的图形勾勒出来,不过一刻钟,整个绣图就勾勒了出来。 阮母对这个构图方法适应良好,那针比拿笔顺手太多了。 “娘,你先按这个方法的构图绣一次成品出来,看看成品如何就知道这个方法是否适合你了。”阮欣月对这个方法勾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