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到第二轮全民任务彻底结束,周浅来到天空岛察看高文的烧瓷进度,顺便把那幅疑似他亲人的画作交给他。
“莎法尔小姐,您终于来了!”出来迎接她的时候,高文看上去有些愁眉不展,“最近瓷窑的需求量扩大了很多,现有的窑口已经不够完成唐三彩订单了,我就自作主张,用圣艾希尔剧院瓷器的收入新建了四条窑口,全力烧制唐三彩实用器,也从海岛居民中招募了工匠。”
“这是件好事啊。”周浅有些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闷闷不乐。
“现在已经有其他地方的人烧出了新一批“唐三彩”卖到周边,价格比我们便宜,但质量不如我们,却也获得了不少平民的追捧。”高文带着周浅来到成品存放室,递给她一只比梅林瓷窑的花样粗糙许多,连釉面都涂不均匀的次品“唐三彩”。
这样的品相放到梅林瓷器是要被归于不合格的,周浅倒也没怎么意外于仿制品竟然会出现得这么快。
唐三彩烧制所需要的温度不高,普通的砖窑都能解决,这项技术很快被解码早已在周浅的预料之中。
“莎法尔小姐,它的售价只有四十铜币,我们是不是也要降低唐三彩对外的售卖价格?”高文迟疑着问道。
“不用,我们这里唐三彩原来的卖价是五十铜币?”周浅问道。
“是的。”高文点头。
“新的这批货,可以尝试把价格提高到八十铜币,但我要求你在每一个成品瓷器上加入一些新东西。”周浅招了招手,把自家瓷窑主管叫到一边的绘画工作室了。
“啊……啊?您说!”高文见周浅拿起一块被他闲时拿来雕刻练手的石头,连忙说道。
“你先帮我刻一个方框形的纹章标识,方框中间写上梅林陶瓷,要阳刻的啊。”周浅将刻刀和石料递给高文等他雕刻,去屋外找了根细竹条,均匀地将竹条尖端位置劈成两半,很快做出数支长短、粗细不一的竹笔来。
接着,她去拿了一只半干的瓷盘坯子,恰好雕工熟练的高文已经刻出了她需要的底款,正有些好奇地看着她做好的几支竹笔。
“你坐过来点,我教你几种瓷坯刻花的方法,”周浅向高文招了招手,熟练地拿起其中一支竹笔,手腕轻动,纤细而又行云流水的花样在半干的瓷盘表面快速成型,变作一朵含苞待放的睡莲花。
“这种手法叫瓷坯划花,”周浅很快换了支竹笔划下去,在瓷坯表面形成两条纤细平行,相伴相随的长线,“你可以用这种雕花手法画出你想要的所有图案,但我建议普通瓷器只需要最简单的几种固定制式,其他的办法我等会儿再和你说。”
“如果这样的话,莎法尔小姐……如果我们能做出一个像这样带着图案的章,是不是就可以扣一下就出现图案,用不着再去画了?”高文很快就举一反三了。
“不错啊,连倒模都想到了,”周浅先是惊讶地看了对方一眼,接着,心情相当不错地向他点头,“确实可以,而且这种方法能够节省很多人力成本。你可以先这样烧出来一批试试,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能在每个我们窑里的瓷器圈足中间都加上这个。”
她拿过高文手里的印章,小心地翻过瓷坯,对准了位置向中间一扣,顺便拿了些釉里红颜料洒进印章笔记之中。
“这个是底款,手速快的话其实是应该亲手写上去的,它以后会变成辨识梅林瓷器的最重要凭据之一,如果我们这里生产的每一件商品都会加上这个,就会有更多的人认定了我们这个品牌价格偏高,却拥有更好的质量。”
这就是瓷器的品牌效应,还是种花家烧瓷的老祖宗们从宋朝开始就玩剩下的东西。
“我明白了……”高文一脸受教了的样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