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的复盘,安宁把那些方案和线索打印出来,基本分为两类。
一部分保留采纳,一部分暂时摒弃。
手绘地图里,天台、活动室都被重点标记。
安宁整理好文件,从第一页翻起,同时回忆着第一世发生的细节。
其实,台风预警很早就开始了,那也不是石头镇第一次遭受台风的侵袭。
先前几次侥幸躲避,被当地小报归因为地势缘故。
安宁找来一只红色记号笔,把资料内容中涉及的几个关键名词圈画出来。
雨天、天台、老化电器……
这是她第二世推测的火灾事故主要原因。
天台角落里一直堆放着几个大油桶,和储物仓里的大油漆罐一模一样——是当年给教室门刷漆剩下来的。
安宁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就像这一世被吴校长发现后主动清理掉一样。
她在第二世也用了点花招,清除了这项风险。
令她想不通的是……
灾难来临的日期比第一世晚了两天,大火还是如第一世那般,随着一声爆炸的巨响,扑进走廊,烧红了半边天。
这两天是安宁拼命挣扎取得的结果,可也仅仅只有48小时。
她翻过第一沓文件,在最末端写下结论。
初次分析:顺序为先坍塌,再着火。
紧接着读完第二份文件。
分析结论有了变化:火灾和坍塌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
等到最后一份文件,安宁只打印出寥寥数页。
未完成的线索等着她去一一挖掘、填补。
安宁在电脑上飞快输入文字,不到一节课,又一份新鲜热乎的文件被装订在最末端。
魔术社团的学生买了一堆道具,因为来观看的人比较少,去年的晚会上,他们原本排练的节目还被毙掉了。
剩下的道具就一直拖着没被清理,一股脑地堆在活动室的角落。
其中不乏易燃物品。
更直接的证据也接连出现。
那个活动室经常被其他社团借用,素质好的还会在活动结束后打扫干净、恢复原样。
素质差些的……
安宁将一张照片贴到A4纸上。
旁边用红笔批注:插排较多,违规拉线。
第一世时,天台成了一些杂物堆积的地方,随着物品越来越多,隐患也越来越大。
这幢老教学楼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往常修补一般都是在外墙层层加固,层层翻新。
某天,屋顶架构承受不住负荷,被台风侵袭,被暴雨浸透,终于……塌了。
安宁保留下的报纸碎片上,还记载了部分幸存者采访。
“我的宿舍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亲眼看着睡在我下铺的兄弟被一块钢板砸进了尘埃里。”
“我想去救他,可是我抬不起来那块钢板。”
“火扑到门口了,从走廊窜过来。”
“我没办法,我只能跑。”
安宁闭上眼睛,仿佛又处在后背撕裂般的疼痛中,尘烟滚滚。
回头看不清烟雾里的人和物,只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尖叫还有踩踏,跌倒的声音。
她最开始时,没有那么心急,只是一点点尝试着去规避,她以为还有时间,却不知时间轨迹中,一个微小事物的改变,犹如蝴蝶振翅,最后引发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即使是不起眼的微小变动,也会使之后的一切变得未知,当超出了她的可控范围内后,就是宣告失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