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苗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季晨书学习很勤奋,隐约知道了为什么自己家里没有读书成绩好的,周围玩的好的小伙伴和同学们都是不爱学习的,自己却在学习上异常勤奋的原因了。
原来纵使遗忘了这段记忆,但是季晨书一年多的陪伴还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她在学习上的态度。
这时季平安又回过头对着苗苗促狭地说:“苗苗,你也快要上学了是吧,要认真学习哦,争取跟上你大哥哥学习的脚步,到时候重点大学随你挑。”
苗苗疑惑地反问他:“为什么你不能跟大哥哥一样认真学习呢,难道平安哥哥不想上好的大学吗?”
季平安听到苗苗这番话,好笑地伸手揪了一下她脑后的小辫子,说:“好啊,苗苗还会反问我了,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认真学习?我可是很认真的在学习了,但是无奈没你大哥哥脑袋好,也没他勤奋,所以只能是这个成绩了,苗苗你跟我不一样,你可以从小抓起、努力学习,以后就能考上好大学,找好工作了。”
季平安被家里人天天拿着季晨书洗脑,每次他放学出去玩时,老妈都要揪着他耳朵,让他多学学季晨书,看人家多勤奋,成绩多好,再看看他自己,还说他现在不好好学习的话,以后就没有好大学上,找不到好工作了。
特别是高中以来,他家里人的这种行为更加变本加厉了。
于是乎他又来拿他妈的话来荼毒小苗苗了。
郑苗听到了季平安跟小苗苗说,让她上学后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以后可以找到好工作的这些话,心里五味陈杂,考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啊,她长大后并没有做到呢,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上。
她学习成绩从小就不是特别好,老师夸她时,从来都是夸她学习上认真、勤奋,而不是夸她成绩好。
由于本身不是很聪明,即使勤奋学习也只能考个中上的成绩,而且以她老家那种贫瘠的教资条件,考个中上的成绩,并不能去上很好的高中,于是乎初中毕业后,她考去了一个在她那个小地方来说一般的高中。
在高中的三年她的成绩也是平平无奇,唯一能称赞的地方,也就只有勤奋了。
高中毕业后,她只考上了二本,她跟父母交代了自己读二本所需要的学费,她父母一听到高昂的学费后,想都不想地说不可能给她交这么贵的学费,她知道父母的脾气和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所以她也没抱希望父母能让她读三本,她只是抱着万一父母同意那她就赚到了希望跟他们提的,不同意的话去读个大专也挺好的。
让她完全没想到的是,她的父母不但不愿意让她读二本,甚至不想让她继续读书了,说他们供弟弟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她考的又不是什么好学校,与其浪费钱继续读书,还不如早点出来工作赚钱,还说她有的同学早就赚了大把钱孝敬父母了,就她还在花父母的钱。
她父母所说的那个同学,是她小学初中的同学,叫郑闻意,是跟她同一个村的,闻意初中都没读完就被她父母逼着辍学打工,她父母逼着她进厂打工赚钱,来给她的哥哥攒结婚要用的聘金,那时她同学由于不够进厂的年龄,只能借来别人的身份证进厂。
闻意跟她不一样,她比苗苗聪明多了,小学、初中成绩都一直名列前茅,但自从闻意被迫辍学打工后,苗苗遇到回家过年的闻意时,发现她从以往自信开朗、意气风发的女孩,变为沉默、寡言、不自信了。
自从知道了闻意悲惨的遭遇,看到她天翻覆地的变化后,郑苗在学习上更加刻苦了,因为她不想变成下一个闻意。
郑苗不愿意放弃学业,苦苦地哀求父母说她会缩减生活费、伙食费等,上个大专不会用他们很多钱的,毕业后,一定会努力赚钱给他们,但她的父母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