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三十年苦功难有成效!他日闲下来就着手准备。兄台与我有缘,便不收你钱了。”
这人被杨寻噎了回去,也不尴尬。只是没想到杨寻年纪轻轻居然心性坚定,没有被捧得忘乎所以,轻易识破了自己的套路。
重新措辞后只见这人严肃起来:“吾等决定让你继续假扮殿下,随队伍回京都。”
这是直接亮剑了,用的“决定”一词是不容自己拒绝啊。
经历了刺客事件杨寻已体会到其中危险,回京之路只怕比之九九八十一难更甚。况且这群人怎么就盯上自己了,谁扮不了庐陵王啊,非可一个人坑么。
“恕在下能力有限,各位贵人另请高明吧!”杨寻是一步不让,直接拒绝。
“军令不可违!小兄弟可要想好了。”姓苏的眯起双眼,手指敲动胡凳,眼神不善,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忽然这人又笑了起来,语气缓和道:“此番回京,随行二百骑精锐相护,没什么危险,二郎大可放心!”
说着看了庐陵王一眼,继续道:“到了京都,殿下与吾等感念相助之恩,自向陛下禀报,举荐你入仕。自此二郎平步青云,前途无量!”
好家伙,忽悠不成改威逼,打完巴掌给甜枣,甜枣还没吃上就画大饼,这姓苏的老奸巨猾!
光是对自己的称呼这人就改了几回,每句话喊的自己都不一样。杨寻听的头大,心沉了下来:“非我不可?”
“非君不可!”
“为何?”
“回京队伍有奸细,认得殿下。除了你的秘法可让对方坚信,其他没人假扮得了殿下。”这句话却是赵旅帅接的,他擦了擦额头冷汗,给杨寻解释。
“直接除掉奸细不行?”杨寻有些头疼了,这时代的易容术他深有体会,这种情况还真是非他不可,难怪姓苏的费尽心思对付自己这个小人物。
“将计就计,让对方相信你扮的这个殿下在队伍里,从而另派高手暗中带真的殿下安全回京。”还是赵旅帅回的,这里只怕只有他会认真回答杨寻的问题。
这是让杨寻当活靶子啊!把他这个“庐陵王”故意透露给奸细。还说没危险,怎么好意思讲出口的。
“什么时候出发?”
“今天晚上就走。”
杨寻心里一凉,如坠冰窖。扫了众人一眼,目光定在庐陵王夫妇身上,缓缓开口道:“裹儿不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