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江,尤其是回黄江,确实是为了回归初心。
周扬仍然记得当年李文芳送给自己的那几个字,公平公正。
“老张县长还是一如当年那般的目光如炬,这一趟回黄江确实令我心生感慨,黄江的发展比我想象中更好,这一点老张你是有功劳的。”
“至于干部交流任职工作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不是你老张能说得清楚,也不是我周扬能说清楚的。”
“但是回归初心这个词用得好,这次回黄江确实有回归初心之意,苏东跟南江不一样,经济发展快了难免会滋生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老实说,有时候就是我自己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脑子里的有些想法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偏走歪。”
“黄江这个地方有很多好的东西值得苏东的干部学习。当然了,这次回来也不全都是为了苏东的事情。”
闻言张青笑而不语,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
如今的周扬已然不再是当年那个在客运站拿着板砖勇斗黑恶势力的县委书记了,但是在政治上他已经很成熟。
黄江固然有好的东西值得苏东的干部来学习。
但是何尝不是周扬的一次炼心之路。
黄江是周扬在仕途上执政一方真正的起点,可以说,是黄江奠定了周扬即将迈向更高层的政治基础。
在这个地方。
他的执政理念得以萌生和贯彻落实并得到验证,并且在随后的岁月里逐渐变得成熟。
黄江县委书记的任职经历,更是让他的政治视野不再局限于一个部门,一个业务,而是全局的工作。
当然。
也是在黄江县任职期间,周扬首次提出了自己在干部工作上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在历经十几年的岁月后变得无比成熟。
重走黄江路。
对周扬而言,恐怕更多的是一种回溯过去,坚定初心之举。
张青虽然并不知道苏东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是这一次数十个苏东基层地市和区县的组织部长来黄江调研工作。
无疑是周扬的一种表态,苏东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比不上黄江。
按照张青对周扬的了解,结束苏东之行,这位周书记必然会在苏东掀起一场不小的地震。
……
王家一楼的会客厅里。
周扬跟张青紧挨着坐在窗户下面的沙发上。
屋子里茶香四溢。
吃过午饭后,两人闲聊了好一会儿。
直到秘书吴永和进来提醒他东江市委班子的同志马上就过来。
张青这才起身主动告辞。
“周书记,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黄江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果,您居功至伟,十年前兴许会有人质疑,但是现在您回来,黄江数万人相迎,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会客厅门口。
周扬起身亲自把张青送出门,随即就跟他握了握手。
然而听到张青的这句话,心底却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张青真的老了。
如果是在没有退休之前,以张青的身份自然不适合说这句话,毕竟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评价的了。
张青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既然他把这句话说出来了,那就说明他是以一个老黄江人的身份而不是领导干部。
对周扬而言,这自然是一种极高的肯定。
但是聪明人说话,向来就不会说透。
张青这个老黄江是在用一种更委婉的方式告诉自己,苏东的问题用黄江的方式来解决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