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当官我是认真的之政绩> 第86章 组织部长曲兴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 组织部长曲兴邦(2 / 3)

规范,要对圣人文章有深刻的理解、有创新、有突破、有看点、有内涵、还要避开忌讳,不能偏离圣人的思想,请问您该怎么办?

您是不是要创造性的写出不一样的东西,为了不落俗套脱颖而出,是不是就要丰富词汇量,绞尽脑汁在不跑题的情况下给出新颖的解释?给词句增添更丰富的内涵并做出合理的诠释?而且还要经得起推敲,符合考官的心意?难呀,太难了!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熜又开创了清词时代!清词本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是献给上天的奏章。

而这位皇帝对此尤为钟爱,要求大臣为其写清词歌功颂德,以满足其孤独的虚荣心。

只要清词写得好,就证明学识渊博、积极靠拢组织、是有觉悟的、是可靠的干部、是有前途可以重用的领导!

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冠冕吹捧之文章,堂皇辞藻之华丽,溢美之决然,历史罕见,历朝仅有!

咱们分析一下,在276年的历史长河中,以文治天下,以恭维逢迎贿赂为晋升阶梯的时代,会产生怎样的文化氛围?

笔下超生,乾坤再造,身价百倍,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诸多精辟之词应运而生。

同时衍生出了圆滑、世故、妥协、变通、浮夸、周旋、苟且等多种行为方式及行事准则。将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揉成了一块面团,只要处事圆滑,老于世故,任何事都能变通,实在不行还可以妥协。浮夸之风盛行,只要会周旋,一辈子都能苟且得有滋有味!

这样的政治文化随着明朝的灭亡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被大辫子继承了!虽然流传了下来,但清朝皇帝只会模仿而无能超越,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中名副其实的恶俗文化开创时代!给后人带了个坏头。作者个人认为:“变通”这个词对底层百姓是不友好的,因为它控制在能变通的人手中!往往出现在办事的过程中。只有碰了壁才能求到这个词,从而得到最优解。

可想而知,一个事事妥协,处处变通,以阿谀之词逢迎上级领导而上位的政治体系,他的生命能长久吗?

牵强附会、空话套话、揣摩上意、断章取义、避重就轻、夸大其词、模棱两可、等等等等诸多词汇,或者说是行为都来源于“遣词造句”之上!

中华文化璀璨而夺目,流传至今不知诞生了多少新鲜词汇和专业术语,往往是词汇量太多内涵丰富,反而使得我们的文明不够严谨,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反着说,说话的口气不同、谈话的对象不同、或场合不同,说出的同一句话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话题有些跑偏,还有很多官场术语,后面我们慢慢介绍。言归正传;

秦怀驾车来到了镇北市,按照周俊生的指示,开上了环城路,直到城南出口下去,穿过古城墙,拐上一条水泥路,走不远,路边有一所农家小院,院中一栋二层小楼。

车停在院外,下车,秦怀跟着周俊生进入院子,从屋里出来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

满头银丝,虽面容慈祥,但目光锐利,身穿朴素衣着也掩盖不住身上蕴含着久居高位的气质。

很明显不是务农之人,在这农家小院居住着隐世高人啊!秦怀暗自打量。

“哦,俊生来了?我猜你今天就要来”老太太像个算命先生般打招呼。

周俊生紧走两步笑道:“哈哈,苗姨,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啊”。

周俊生姿态谦恭,笑容可掬,是秦怀从没见过的表情。

“哈哈,你这只小老虎怎么也学会奉承人了,我不是秀才,更比不得卧龙先生,你呀,言过其实啦!”老太太目光投向了秦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