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33章 诏修实录!翰林诸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诏修实录!翰林诸官(2 / 3)

得到天子召见,众人的心情各异。

相较于刘一燝、韩爌他们,眉宇间流露出的凝重,身为内阁首辅的方从哲,心情要好一些了。

先前陷进红丸案旋涡的方从哲,得益于朱由校的强势出击,使得该案由洪承畴亲审,甚至将移宫风波并案,让渐有失控的朝局,开始逐步安稳下来,或许只是表面安稳,但方从哲的精神压力得到舒缓。

不过这并不影响方从哲,在心中揣摩新君做这么多,到底想要干什么。

沉浮于万历朝的那段政治环境,包括方从哲在内的众多文官,心思都是很缜密的,考虑问题也很全面。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绝大多数的群体,没将这些放在治理天下,反而对党同伐异、钻营谋权颇为热衷。

“不必那么多礼数了。”

朱由校看着眼前几人,摆手道:“朕今日召诸卿过来,是有件事情想商榷下。”

嗯?

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几人,流露出各异的神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天子想商榷的事情是什么。

“涉及皇考的国丧诸事,眼瞅着也快要结束了。”

朱由校神情自若道:“有件事情朕思虑再三,还是应尽快去做,那就是皇祖父、皇考两朝实录编修之事。”

“陛下,此事是否有些太急了?”

刘一燝眉头微蹙,作揖行礼道:“当前有司对于谥号、庙号尚存争议,没有呈递御前裁定,陛下想编修两朝实录是好……”

“那为何有司就不能从快的商拟出来?”

朱由校冷哼一声,“依着刘卿的意思,难道朕想要尽孝道,还要等有司商拟出来,才能去尽孝吗?”

“臣绝无此意。”

刘一燝忙回道。

实录,乃记载皇帝御极期间的编年体史册,一般是以所记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想将此事做好,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像大行皇帝朱翊钧御极时间长,想编修实录的话,就要调阅众多书籍、奏疏、案牍等,以确保实录的完整性。

像大行皇帝朱常洛御极时间短,这反而是最难办的,一部实录是有规格的,不是想怎样编修,就去怎样编修,给朱常洛编修实录,免不得要挖空心思去找补。

“朕是这样想的,谥号、庙号尚未商拟出来前,涉及皇祖父、皇考实录之事,可提前进行筹备。”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看向方从哲他们道:“内阁尽快拟一份名单呈递御前,等谥号、庙号明确下来,就着手实录编修之事,鉴于此事重要,从国库拨大头,内帑来兜底,确保此事能平稳落实,不过……”

这个不过一出,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几人心底都警惕起来。

原本天子愿意从内帑拨银兜底,他们还是暗松口气的。

毕竟编修实录耗费的银子可不少,要是内帑能拨银的话,国库压力就能减轻很多。

“不过朕要擢一批人进翰林院,协助编修两朝实录之事。”

朱由校将拟定的名单,递给身旁的刘若愚,让其转递给方从哲他们。

难怪天子要修实录。

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几人闻言,立时就明白天子所想了。

朱由校要提前修两朝实录,一个的确是想要擢一批人,另一个却是想跟方从哲他们,都多找点事情做。

在朱由校的眼里,外朝兴起的党争内耗,就是一个个太闲了,要经手的事情太少。

想要给朝堂降温是一个综合性的布局,不能独局限于那几桩要案上,朱由校要给这帮文官多找点事干。

今后谁要蹦跶的厉害,朱由校就可以抓住短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