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徵当即表态道:“请陛下放心,臣会尽快拟定章程,将撞击式燧发枪产线,尽快落实下来。”
技术是需要储备的,就像人才需要储备是一个道理,有些路必须要走,不走,根基就不扎实。
或许撞击式燧发枪,在朱由校的眼里还不完美,可在这一时期够用啊,只一个外燃和自燃的改变,带来的差别就是巨大的。
如果辽左一战掀起前,大明敢有撞击式燧发枪,不说多,1万杆就行,朱由校绝不会担心此战还有反复。
可事实是没有啊。
所以路要一步步走。
急不得。
“陛下,您适才提到底火技术,这是什么?”彼时,宋应星犹豫刹那,向朱由校作揖行礼道。
“底火技术啊。”
朱由校闻言,笑着说道:“这就是火药与弹的结合,不止火枪能这样,火炮未来的路也是这样,这点朕先前没提到是吧?”
“没有。”
孙元化起了兴趣,摇头回道:“能否请陛下…将知晓的告知臣等?”
都说捅破那层窗户纸就好,可窗户纸真就那样好捅破吗?
不尽然啊!
毕竟从零到一,这个摸索的过程,无疑是在黑暗中前行,没有任何参考,没有任何经验,需要一点点前行。
“好,诸卿随朕来。”
心情愉悦的朱由校,笑着对宋应星他们道:“这个技术朕知晓的也不多,不过有些需要画图,朕才能给诸卿讲明。”
讲到这里,朱由校一甩袍袖,转身朝东暖阁走去,而王徵他们毫不犹豫,快步跟着天子前行。
天子对兵仗局的期许,很高啊。
而见到此幕的刘若愚、韩赞周、张庆臻、卫时泰他们,一个个心底生出感慨,不过王徵他们值得啊!
毕竟他们看到的,跟先前所知的,完全是不一样的!
而彼时的朱由检,并没有跟着一起去东暖阁,而是朝那名千户走去,撞击式燧发枪带来的视觉冲击,对朱由检很大,他没有想到,火枪竟然能这样厉害,这似乎与书中所讲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