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懂剪辑的导演亲自操刀的电影,有时你也会听到“导演剪辑版”的出现,这类型的导演对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强烈的要求,并且具备后期剪辑技术。
杀青后的刘伊菲算是可以咸鱼一段时间了。
近日,
“大众电影百奖没有编剧奖项,将编剧整体排除掉,这是一次集体的忘恩负义,一个业界的过河拆桥,一次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一次对百奖历史的背叛!”
这篇言辞激烈的“檄文”近日从华夏编剧交流网流出,成为百奖一大话题。
随后三位编剧汪海林、费明、刘毅提交了一篇《百奖没有理由排斥对编剧的奖励》,直指本届百奖“大钱,造大势,没有剧本奖,照样闪亮开奖”,等于公开宣扬国内电影不需要编剧,也向美国编剧展示了国内同行“没有地位”,顿时让以“百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的百奖显得尴尬无比。
不嫌事大的吃瓜网友们纷纷帮着编剧讨伐百奖。
“不说不知道,百奖不是号称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的奖项嘛,那么难道不知道“一剧之本”的重要性?”
“难怪我就说一些电影故事那么烂,编剧一点地位都没有!”
“抗议,声援编剧”
“+1!”
“百给的理由还挺充分。”
宁昊颇为不屑看着金鸡百电影节组委会主任的回复。
“观众不懂剧本不好评选!”
“设置编剧、摄影、美术、音乐等专业奖项存在困难外,新增奖项还有程序问题,因此时机尚不成熟。”
这理由一看就知道是在忽悠,因为大众电影百奖从设立伊始就有最佳编剧奖。
编剧奖不属于是“新设奖项”,只能算是“恢复奖项”。
陆洋想了想:“我记得上一届影协负责人不是已经保证要在本届设立编剧奖吗?”
“他们的态度还不明显嘛!忽悠呗,反正言而无信也不是
国内的奖项,李牧早已经看透了,反正是高高在上,对谁都爱答不理,还特别崇洋媚外。
“对了,《盲人电影院》打算什么时候上映?”李牧突然想了陆洋的文艺新作。
这电影为了拿去参赛,至今还未上映。
“说起来,陆导这次算是大获全胜啊!”宁昊笑着说道。
《盲人电影院》在釜山电影节拿下了新浪潮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算是圆满了。
“这得谢谢李导!”
陆洋顿时满脸笑容,两个提名全中,说是没有李牧在背后帮忙,陆洋自己都不信。
“不急,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不又拿了三项提名嘛,晚点再谢他!”
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创办于2006年,是影协和主办,电影艺术杂志社承办的国家级电影节,虽然没有金鸡百这类这么高知名度,但是也不算差。
“想的倒是挺好。”李牧摇了摇头,釜山可以让希杰帮忙宣传,国内这里那群老顽石又臭又硬。
“今时不同往日了,这可不好说。”宁昊倒是不认同这句话。
“李导,我打算让《盲人电影院》放在11月初,在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之前,说不定能蹭个热度。”
“也行!”
李牧点了点头,这电影宣传肯定是不浪费钱了,票房估计没几个,这电影节算是免费的宣传吧。
不过这部投资200万不到的电影,版权卖个不错的价格,基本上是稳赚的。
“过两天就校庆了,你们都去吧。”宁昊询问道。
“去,老师都给我打电话了,李导嘛,估计都不知道收了几个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