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四下。
修竹千竿,时有灵泉飞涌,溅起珠玉点点,恍若潇潇雨色。
“我还说敖广他们怎么得罪二哥你了呢!却没想,原来他们只是无妄之灾啊!”
哪吒神色恍然,不由笑道。
却是面对自己这位小兄弟,杨戬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自是对哪吒和盘托出,解释了一番。
“照我说,杨婵姐姐如此,算不上好事,但也算不上什么坏事。”
哪吒为杨戬斟了杯酒,一脸认真道。
“哦?何以见得?”
杨戬知道哪吒先前与方龙野,打过照面,许是有不一样的观感。
杨戬相信有自己在,这姓方的再怎么,也不会触碰到,伤害自己妹妹这一底线。
顶上庆云亩许,气运天柱直入冥冥,华盖高举,千姿百态的道篆纷呈,聚拢成不同的器物虚影。
就连相当于半个东皇转世的太乙真人,都不能掌控东皇钟,也不知道在东皇太一身殒后,就遁入冥冥的东皇钟,如今的具体位置。
事实上,哪吒还真就无所畏惧。身处杨戬这位大神通者的道场,足以隔绝燃灯的感应了。
那当真是引人为善、接人待物十足真诚的一方教派。
“大不了和离嘛!对于寿元无尽的我们而言,这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在封神劫后,从燃灯叛离阐教入了佛门,成为一代佛祖执掌佛教开始,梵门中人的底线,就一路下滑。
甚至连映证于天地,烙印在冥冥中的先天名讳,也被东皇太一霸道地改成了东皇钟。
“不过,我倒是想到了另一位,感觉其形象、过往,与那姓方的小子更贴合,都是没有什么底线,不择手段的人。”
没错,可以说,太乙真人便是东皇太一的一半真灵转世。
也不怕燃灯得知后,找他算账,哪吒话里话外,尽是对燃灯的嘲讽。
杨戬用手按了按眉心,背后攒起神光如环,圈圈层层的晕轮无形散开,外匝绕着金芒,缀着妖文,来回吟唱。
“呵~他也配!”
恍若殿宇之中,是一方浩瀚的龙渊,渊中有着众多的神龙。
“好二哥,莫要生气。”哪吒作出一副讨饶状,道:“算我失言,瞎比较罢了。”
在哪吒看来,自家二哥,就是被一些世俗凡人的观念给束缚了,将一些不必要的声名,看的有些过重了。
总算将侵袭而来的力量,祛除干净。回荡在元神中的钟声与金乌吟唱声,终于消散不见。
再仔细看,浮现出的所有妖族围绕中央,在那里,金焰腾空,飞霞流彩,三足金乌若隐若现。
作为相交了这么多年的兄弟,哪吒知道自己这位二哥至情至性,心中所在意的不多,不过三者。
殿宇当中,有阵阵龙吟,响彻不停,时而低沉婉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悠长悦耳,时而凛然生威。
静静而立,幽深古朴。
“到时候,情劫自去。等她清醒过来后,再看她如何选择了。”
“真正让我芥蒂难消的,是隐藏在他那副风流浪荡下的无情自私。”
可以说,杨戬想要得到东皇钟,在目前看来,可谓是困难重重。
师父师父,于自己认的这位二哥而言,玉鼎师叔在他心中,真的就是亦师亦父。
哪吒吐了吐舌头,心知自己失言,触动了杨戬的逆鳞。
旋即运转大法,以超乎大罗之上的无上伟力,凭借这点若有若无的联系,沟通冥冥,贯穿无限时空。
至于他为何对燃灯,如此极尽嘲讽之能事,恶意昭然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