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重录青春> 第6章 我的祖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我的祖父(1 / 2)

费铭教了八年书,见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但是小学生毕业生能把字写的这么好的,绝不多见,字体的构架,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隐然已有大家风范。嗯,这孩子答卷好快,别的同学还在答前面的内容,他已经开始写作文了。再看作文内容,费铭完全惊呆了,这孩子居然竟然用文言文写作文。

杨豫完全不知道他已经把一个老教师惊的目瞪口呆,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和这个杨豫的祖父在进行着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

“巩县者,豫州古地,秦置郡县而设也。光绪三十年,家祖诞于此,当是时,屋外电闪雷鸣,乃取名杨讳震也。

家祖幼时家贫,以放牛为业,村中有师曰孟,中州大儒也,于邙山设庐,授徒百二十,家祖尝牵牛伏于窗下,静听孟师讲学,先生念其诚,收为入室,乃悉心教导,望传其衣钵,越十年矣。

然天下纷扰,中原之地盗匪如织,流民遍野,家祖有感于此,肝肠寸断,乃兴实业救国之念,遂禀明恩师,入巩县兵工厂徒之。

民国一十九年,中原大战,河南震荡,遂避祸于湘,再入湖南兵工厂。有湖南人罗亦民者,赐书于家祖,曰“新青年”“劳动者”“共产党宣言”,家祖拜读之,深以为然,遂密入共产党。

民国二十六年,日寇袭扰中原,一战于北平,再战于沪宁,妄想亡我中华,家祖悲愤莫明,乃率众由湘入晋,誓与日寇不共戴天。

凡八年间,历经南口,黄土岭,黄崖洞大小百余战,终驱日寇,光复河山。

后追随开国领袖,转战陕北,晋西北,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人民共和国,定鼎北京。后历任湘晋京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家祖在世时,尝言:“吾辈创业,汝辈守成,然汝自幼耽于安乐,不知世事艰难,望汝三省其身,慎之,慎之”

然则公元一九八七年四月,家祖午睡,再未醒来,享年八十有一,音容尚在,言犹在耳,阴阳两隔,天人两分,呜呼哀哉,身虽归天,神魂永存。若在天有灵,请于梦中相见,殷殷期盼,耳提面命,佑我中华崛起,再现汉唐雄风,屹立世界,深以为盼。

言尽于此,涕泪两横,不知所云。

杨豫写的久久不能平静,天气的炎热,考场的压力,都已经不记得了,只想站起来大哭一场。

却不知道身后的费铭文章只看了一大半,浑身鸡皮疙瘩都要掉下来了“这孩子,这孩子.........真是小学毕业生?”“奇才,奇才”费铭顾不得再看下去了,回到监考座位,坐下来:“不行,不管他数学考了多少分,哪怕他一分不得,我也要招他进来,嗯,就在我的班上。必须在我的班上。”

杨豫在考试结束前半个小时就交了卷,交卷时,监考老师的眼睛死死盯着他,把他盯的莫名其妙,心里发毛。

走出考场,找个阴凉地方等了一会,等到杨霜也交了卷子,两人汇合,杨豫笑道:“怎么样?考的还好吧?”杨霜看了看杨豫:“我怎么感觉好多题目似事而非,怎么答都有理。”杨豫笑道:“那说明你水平挺高,必中无疑了”杨霜也忍不住笑道:“豫哥,你这话怎么像个老学究”

两人说说笑笑,走出学校,门口等待的家长立刻围了上来,乱七八糟的问这问那,杨国栋和杨忠国忙抢上前来,推开人群,把两人救了出来。怕他俩下午考试压力太大,也不敢问考得怎么样,杨国栋说:“兄弟,我家离这近,你嫂子做好饭了,去我家吧,下午你就不用来了,该上班上班,我送这哥俩过来。”杨忠国忙道:“不用不用,他妈妈还在家等着我们爷俩呢,咱下午见。”

回到家里,吃了点东西,杨豫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一会,不觉沉沉睡去。

下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