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听说最近那边还在闹路匪,一些货郎想去那边做生意。
“在山道上就被一伙人拦回来……”
另一名兵丁摇头道:“少说两句吧,秦把总带着兵回沙河镇,都已经半个月了。说不定就是在与那帮路匪周旋。
“千总大人让咱们去送信,连匹马都舍不得拨调,要咱们靠两条腿走过去,哪有那么容易……”
两人说着话,走出衙门。
却没留意到,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冲两人瞟了一眼,嘴角带起一丝古怪的笑意。
这年轻人,正是罗横。
“罗先生,请随我进来,不要让知府大人久等……”
前面,留着山羊胡的师爷仔细提点着。
“见了知府大人,罗先生切记不可多言。
“一切事由我都已经和大人通过气,大人点头愿意见你,说明你所求之事,应该问题不大了。”
罗横笑着点头:“多谢师爷费心,罗某的事情,就麻烦师爷了。”
说着话,罗横手腕轻动。
一块一斤重的金条,悄无声息的落入师爷的袖中。
感受到袖口处沉甸甸的重量。
师爷笑的更欢了:“好说好说,说起来你我都姓罗,天下罗姓是一家,既然是本家,互相帮助算不得什么。”
罗横笑着点头,心里却是不以为意。
这位罗师爷,乃是秦知府的亲信。
这几天罗横在佛山城中打听到这家伙。
稍微了点银子,便攀交上了。
对于钱,罗横并不在乎。
背包空间里,装着价值千万两的黄金白银。
随便点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罗横的礼,又岂是那么好收的?
跟在这位本家罗师爷身后。
进入知府衙门。
看着身边走过的那些衙役兵丁。
罗横忽然有种想笑的冲动。
知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这句话还真没有说错,罗横在码头,打死沙河帮几十人。
在沙河镇时,秦家护院也有几十了。
穿越不过月,手上便有近百条人命。
如今,却能光明正大的走进衙门来。
怎么看这种事情都有些滑稽。
一间偏厅,年纪约摸着五六十的秦知府一身常服。
目光在罗横的头上顿了顿。
又看向罗横空空的双手,眼底闪过一丝很明显的鄙夷。
清政府的官员有时候就挺割裂的。
面对洋人时,各种阿谀奉承,曲意巴结。
生怕得罪了洋大人。
让人怀疑他们的脊梁骨,是不是被两次鸦战给打折了。
但是另一方面。
对洋人的穿着打扮,乃至生活习惯等等方面。
又表现的极为不屑。
见到罗横这样,剪了辫子,不留长发的人,更是表现的极为排斥。
“晚辈罗横,见过知府大人。”
罗横冲知府拱了拱手。
“嗯,听师爷说,你有事想见我?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这位秦大人,长的与被自己捏死的秦老爷还真有几分相似。
不是说五官,而是体型。
同样的矮胖身材,粗短脖子。
就连眼袋都有些相类,跟个鱼泡似的。
不愧是同宗。
一旁的师爷手在身后招了招。
罗横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