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
心动在这个时候应该转换为动心。
相互转换,相互保持平衡。
抓住心的准则。
不要放任自己的心。
心可以有舒适,但不能过度纵容。
这看起来只是个道理。
但是,体验过就会后悔说只是道理。
永远都要看清楚道理的前提是本质。
心也有自己的本质。
看不透本质,如何逆天改命?
心的围绕点是追求本质。
如果心的平衡刻意的颠倒,
还认为只是道理。
其实是不知道有多愚蠢。
只能概括为未知的愚蠢。
道理有自己的本质,
也有自己的亲身体验。
一句话有多深奥就要多体验。
话语之间没有撼动力量。
但是亲身体验,
就会见识到什么叫做威力。
没有体验,心就不会有一个成长。
体验让心变得更平衡。
勇敢,超越了胆小。
心是有自己的品质和本质的。
可以追求一种,可以追求两种。
但是要保证不三心二意。
不要认为一句强调的道理,
看起来是一句凭空之话!
未有体验,不知理也。
凡事都是有体验,才能够知道道理。
盲目的知道任何一个道理,
就是无法正确追求真理的心。
价值观可以重要,心也得重要。
心需要平衡,但不是单一的平衡。
总结概括,泊鹤由你来回答。
泊鹤,总结概括为:
单一不是心唯一的平衡。
师尊您认为呢?
为师,认为
不要认为道理是絮絮叨叨的毫无思绪。
因为为师平生最痛恨的就是
只知道理,不知体验的。
当然更可恨的是
把道理讲的头头是道,
可是心却是盲目的。
这两种是最可恨的。
徒弟呀!爱恨分明,你可懂?
但是,可以爱恨分明,
但是不可以憎恨一切。
学什么都要清楚一点。
憎恨一切是一种极端不平衡的表现。
如果你宁可极端,你就给我罚站去。
泊鹤,不敢极端,并不想罚站。
为师,建议你再工作半个小时。
泊鹤,现在就去工作。
师尊,徒弟,可以休息会儿吗?
泊鹤,可以!
晚一点再学。《心》第四页!
师尊,我睡会儿。
泊鹤,起床啦!要学习了。
师尊,我这就起来了。
泊鹤,把书翻到第四页。
《心》第四页:
心,可以渴望无止境的学习。
那个时候的心,渴望的是充分的条件。
不只是一个舒适的环境。
心时而幼稚,时而成长。
可以让心包容自己。
但是心了解本质!
心有自己的决断和意识,
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推翻。
之所以推翻,是因为
若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