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宋风流王> 第九十九章 半夜渡黄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九章 半夜渡黄河(1 / 2)

于洋到西平侯府讨说法,人家随手扔给他一贯钱,就当做赔偿了。他不甘心,又找官府去告状,却被一群衙役赶出了大门。

西平王府的恶奴找到家里威胁他,再不罢手,就把他所有的亲戚朋友,以及渔村的男女老少几十口全关进大牢!

村里人也都劝他,算了吧,咱老百姓哪斗得过西平候?家里出了这种事,你认倒霉吧。从此以后,于洋就开始借酒浇愁、独来独往。白天喝酒夜里打渔,活成了现在的样子。

今天,杨文广的一番话,让他重新回想起那久违的血海深仇。他心里已经快熄灭的复仇之火,重新燃烧了起来!

这天夜里,黄河岸边。杨文广、范小四、刘能,四名功夫最好的侦察兵,一共七个人上了于洋的渔船。于洋划着船,在夜色中驶入了波涛翻滚的黄河。

耳朵里,哗哗的河水声。河风凛冽,波浪起伏。小小的渔船,在黄河中爬上落下。这是杨文广头一回大半夜坐这么小的一条渔船,横渡黄河!

他两只手紧紧抓着船帮,心里却涌起一股豪情。没有紧张、也没有害怕,只有兴奋。对半夜横渡黄河的兴奋。

渐渐地,小船到了河心,看对岸,一片漆黑。回头看,来的方向也是漆黑一片。仿佛茫茫天地间,只有这条小小的渔船,以及这船上的八个人。

“各位,坐稳了。我们已经到了河心,这就往对岸去了!”

于洋的话音一落,渔船突然迅速地升高,似乎要升到月亮上去一样。紧跟着,又像从万丈悬崖上坠下去一样,快速下降!就这样,一上一下、一起一伏。夜风,更大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看见了河岸。岸越来越近。于洋把渔船划进一片芦苇丛中,众人跳入冰凉的河水里,推着小船前进。于洋把缆绳绑到一根木枯树桩上,带着众人跑上了岸。

终于脚踏实地了,刘能弯着腰哇哇的吐。和他一样晕船的还有好几位。不能怪这几人身体素质差,实在是这次夜间渡黄河,颠簸的太厉害了。

吐干吐净,于洋拿出几块生姜,给每个人分一块。让晕船这几位放到嘴里嚼着,生姜能快速缓解晕船症状。

离开藏船处,顺着河岸往上游走。于洋久在黄河上打渔,知道西岸码头的位置。

杨文广等人跟着于洋摸着黑,终于找到了码头。一溜停了有一二十艘大船!每一艘都有几十米长,一次能坐上百人。绿林军的战马、大炮,重弩,都能够装船渡河。

杨文广这些人当中会使船的只有于洋一个人。他操作一艘大船都困难,更别说这么多艘了。要想把这些船都开到河对岸去,必须得再找些船工。

码头旁边有几间茅草屋,于洋小声告诉杨文广,这里住的就是船工。

杨文广一挥手,侦察兵们噌噌噌跑过去,把房门打开。啪,火折子一闪,照亮了房间。茅草屋中传出一阵惊呼,有人大声问:“是谁?”

文广赶紧过去,大声说:“各位,我们是过河的。想请诸位帮帮忙,把我们渡到黄河东岸去。”

“大半夜的,谁给你渡河?想过河明天再说!”

“对不起。今天我们必须渡过黄河!劳烦各位配合,我不想难为大家。请起来吧!”

船工们不情不愿的穿上衣服来到外面,站成一堆,惊讶的看着面前这群陌生人。有人认出了于洋,“咦?于洋?半夜你不去打渔,把我们叫起来干什么?”看起来,于洋半夜打渔的名声,已经传到河对岸了。

茅草屋里一共出来了十七名船工。杨文广告诉这些人,把我们渡到河东,我给你们每人十贯渡河钱。

船工们冒险在黄河上撑船摆渡人,都是为了生活。十贯钱是一笔巨款,谁能拒绝?再说,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