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嘴角弯起,“信我什么?”
“信你没对凤姐动手动脚,信你以后会对我和玲玲好。”
于晓梅低着头。
媳妇信自己,至于别人爱怎么想怎么想。
李强用胳膊揽住于晓梅,“走,夫妻双双把家还。”
于晓梅推搡他一下,“别介,让别人看见。”
“看去吧,咱们可是夫妻!”
一个声音咯咯笑,两个人抬头脸一红,不知什么时候玲玲抱住李强的腿。
“爸爸,我要抱抱。”
李强一把抱起玲玲,一手牵着于晓梅。
“玲玲,你从哪里冒出来的?”
“爸爸,刚刚你亲妈妈了?”
“没——”
“那妈妈的脸怎么那么红?”
“太阳晒的。”
“我不信。”小家伙噘着嘴,李强亲了一口她粉嫩的腮。
她才不追究爸爸亲妈妈的问题,只要爸爸不喝酒打妈妈,她一定乖乖的。
路过村里的小卖部,李强摸了摸口袋,里头还有两毛钱。
“来一包大米花,来两块大白兔奶糖。”
找回了五分钱,李强塞到玲玲的小口袋,“爸爸给你的,留着你买糖吃。”
玲玲不是没有吃过大白兔奶糖,但这一次最甜。
三口子很久没有结伴走在村里,阳光很热烈,李强被幸福包围。
正走着,看到村南路边有一个女人拿着根棍子,疯疯癫癫嘴里念叨着什么。
这是张静,北京下乡的知青,与她同来柳树村的知青都陆陆续续返城了,只有她还没有接到相关调令。
村里人都说她疯了,李强作为“过来人”知道张静每天满村跑的病因,她一直在找一样东西。
从前,她插队时带来一箱书,同来的知青也不知是嫉妒她学问好,还是其他原因,瞒着她,把装书的箱子埋在了大柳树底下。
当然,知青都走光了,这件事也就成了秘密。
大概九十年代修路时,挖出了张静的一木头箱子书,那时候她已在京城做官。
村长刘富贵把找到书的功劳揽在自己个身上,坐上火车跑了趟北京,回来不久,就到乡里工作了,李强叹了口气。
重生归来,再不能让刘富贵往上爬。
李强回家后,跟于晓梅说,“晓梅,你看张姐三十岁,回不去城,也不太会种地,我想着以后多帮衬帮衬她。”
于晓梅偷偷接济过张静,送过煎饼,也送过蔬菜和瓜果。
在全村人把张静当异类时,于晓梅经常去她家,跟她聊天解闷,但因为那箱子书的心事,张静已经很久没有笑容了。
“强子,你都知道了。”意思是知道她接济张静的事,于晓梅有些难为情。
“晓梅,你这么善良,我感到光荣。我要向于晓梅同志学习,助人为乐!”
“行了,都是些小事。不过话说回来,张姐背井离乡,挺可怜的。也不知她将来能不能回城?”
李强笃定,“当然会回城。”哪个做父母的能把闺女遗忘,他们只是在等待时机。
“今天晚上,你陪我出去一趟,我们去给张姐送一份大礼。”
于晓梅没有多问,丈夫能陪着她一起去看张姐,她很高兴,以后不用偷偷摸摸背着丈夫去张姐家里了。
天黑的时候,李强带着铁锹去了大柳树下,他挖出了张静的那箱子宝贝书。
然后扛回家,“晓梅,跟我一起去。”
于晓梅看到书,很惊讶,“张姐都快把全村翻遍了,都没找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