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昭摇头,“我没事。”
“咕噜噜——”
话音刚落,肚子又不合时宜地闹腾起来。
军中粮草全都分给了城中百姓,在最后一匹战马被砍杀后,将士们已经五日没吃东西了。
“饿了吧。”
卫云襄努力扯出一抹笑,面皮挂不住肉,笑得比哭还难看。
她麻杆似的手从怀里掏出半块饴糖塞进卫昭嘴里。
甜滋滋的味道弥漫在口中,卫昭恢复了些许力气,下意识想将饴糖吐出来。
卫云襄早就料到她会这么做,伸手捂住她的嘴,“不许吐出来。”
在卫家谁不知道,二娘子酷爱甜食,荷包里装的都是饴糖。
他们从遥城前往云城时,卫云襄带了满满一荷包饴糖,随身的包袱里更是带了不少蜜饯干果。
也多亏了她,靠着她这些零嘴,才让军中将士勉强渡过了这难捱的一个月。
卫云襄将瘪瘪的荷包塞进怀里,看向一旁冲着她眨眼卫昭, 认真道:“吃下去。”
饴糖在口中渐渐融化,流淌入喉,卫昭本想将饴糖吐出来,留着以备不时之需,看来是来不及了。
卫云襄确定卫昭吃下去以后,才松开手,“半块糖而已,顶不了什么大用。”
“阿襄……”卫昭叹了口气,欲言又止,动了动嘴,终究是没再说什么。
卫云襄站得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背靠城墙。
任谁看了都不会将她与长鞭策马的卫家二娘子想到一处的。
卫昭跟着坐下,城墙的寒凉透过薄薄青衫传到她身上,经不住一哆嗦。
卫云襄挤了过去,脑袋轻轻靠在卫昭的肩膀上,“阿昭,你说说你一个公主为什么要跑到军中吃苦呢?”
卫昭失神……为什么呢?
放着好好的凤宁公主不当,偏偏要隐姓埋名,化名卫昭进入军中。
此时此刻,她本应在丹霞峰学武练功的。
两年前,在丹霞峰学武六年的卫昭瞒着父皇母后,偷偷溜下了山,快马前往边关寻找外祖父卫炀。
卫炀疼爱她,不舍她犯险,更明白她是身份尊贵,不应出现在边关,男儿守国门,为的就是家中女眷安稳,家国永安。
奈何卫昭主意大得很,如何撵都撵不走,无奈之下,卫炀只能给她取名卫昭,让她以卫家远房侄女的身份进入军中。
那段记忆对于这副身子来说不过是过去了两年,可对于重生回到十四岁的卫昭却是整整十六年。
是隔着亲人离世、母族遭难、痛苦半生的十六年。
如今想来,初心依旧。
她嬉笑着,不甚正经,“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河山竞风流。”
她的初心是家国永安,诚如当初父皇替她定的封号——
凤宁,凤出则宁。
群雁飞过青灰天际,发出一阵长鸣,很快淹没在苍山中。
卫云襄抬手按在卫昭的脑袋上,揉了揉,“哪学的一套一套的。”
若是平日,卫昭定会拍开她的手,让她规矩些,可现在饿得连动一下都费劲儿,只能任由卫云襄蹂躏。
见她迟迟不停手,卫昭忍不住别过脑袋,对上卫云襄戏谑的目光,“卫云襄,你省着点儿力气吧。”
卫云襄撇撇嘴,顿觉无趣,慢吞吞收回手。
“放心吧,祖父就快来救我们了。”
“嗯。”
卫昭点点头,心里却十分清楚,外祖父来不了,他与大舅父此刻被困遥城,自顾不暇。
上辈子,她模仿外祖父的笔迹,以外祖父